【新民晚报·新民网】315平方公里的临港,正酝酿着一场关于“上海制造”的创新大实验。智能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汽车、深海科考船、大飞机发动机等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将源源不断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昨天,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临港行动方案出炉,将通过24条行动措施推动临港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方案提出,力争把临港地区打造成为“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到2020年将初步建成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框架;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一核三区”打造“智造中心”

  机器人除了变得更加灵活、聪明,还学会了与人合作;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东西可以各不相同;一家工厂里的所有设备都能组网……这都是智能制造的现实图景。

  “它不是某个产品或某条生产线,而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在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看来,临港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代表上海,在全国率先建成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和应用示范基地。

  在政策蓝图下,临港国际智造中心将有”一核三区“的空间格局。“一核”即南汇新城,是智能制造创新要素集聚区,以3.2平方公里创新城建设为核心,以临港软件园、张江创业工坊等载体为依托,聚焦一批创新工程和项目。“三区”是装备产业区、综合区和主产业区,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研发集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成为引领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

  优惠扶持政策 最高奖3000万元

  临港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决心,可以从其大力度的优惠扶持政策上窥得一二。

  ——对在临港经过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的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首次取得市场业绩,给予不超过首台装备销售合同金额的30%,最高3000万元的无偿资助;或者按照3%的保费率上限及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给予不超过3年的保费补贴。对示范应用项目中的高端智能装备及系统集成投资,按照不超过20%的比例给予扶持,最高1000万元。

  ——在临港投资的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达到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要求的,按照企业投资额的10%-30%给予扶持,最高1亿元。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符合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标准,按投资额的30%给予扶持,最高1000万元。支持智能装备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和并购品牌,对并购国内外高端品牌的,按合并后并购金额的10%给予补贴,最高1000万元。

  ——支持商业银行在临港设立科技支行,为临港地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200亿元专属授信额度。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临港智能制造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智能装备融资租赁服务,对承租企业按租赁标的物总额的5%一次性给予扶持,最高500万元。对实现股改上市挂牌的智能制造企业,在市、区扶持基础上,另给予50万元扶持。

  搭建五大平台 发展重点装备和产品

  对于智能制造平台建设的扶持,临港也开出了“高价”,最高5000万元的补贴用于支持智能制造平台的建设——在临港建设的智能制造领域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检测检验平台、工程技术中心、工业数据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展示体验平台等,按平台投资额的10%-30%给予扶持,最高5000万元;对实际租用的办公用房、物业、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100%补贴,每年最高500万元。

  昨天下午,临港6家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签约成立,分别是机器人联盟、上海智能制造联盟、上海交大智能制造战略合作项目、阿里云工业大数据中心、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临港分中心以及德国技术中心联合会项目。

  未来临港将构建科研支撑、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数据信息、孵化转化五大平台,重点发展机器人、民用航空、数控加工、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重大装备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支持鼓励中航商发、上海电气、上海汽车、中船三井、三一集团、外高桥海工等骨干企业成为智能制造引擎企业。

  人才“双特”2.0版 将于明年元旦公布

  对公众最为关心的人才政策问题,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鸣波透露,临港将实施智能制造人才安居计划,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双定双限”房(限定区域和对象,限定价格和年限)、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优先用于支持智能制造人才安居临港。

  对经相关部门认定的智能制造人才,可优先享受居住证加分、缩短居转户年限和直接落户政策,为其提供在临港就医、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和优质优惠的家政服务。

  鼓励智能制造外籍高端技术人才、留学生集聚临港,先行先试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关于外籍人才的相关政策,规划建设高端社区、国际学校等配套设施。对领军型智能制造人才,视其个人区域经济贡献给予奖励等。

  陈鸣波说,从2012年起施行的“双特”政策(特殊政策、特殊机制),两年后评估效应认为针对性还不够。今年是双特政策的收官年,后续将在居住证加分政策、限价房、人才公寓等相关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明年元旦后将公布“双特”政策的2.0版。(新民晚报报记者 叶薇)

  延伸阅读

  上海“智能制造”国内领先

  专家建议:加快形成标准体系抢占高地

  智能制造是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部分。过去几个月里,上海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智能制造相关政策与产业规划。

  目前,上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进展居国内前列。今年以来,上海成功申报“国际智能制造专项”的项目多达9个,居全国之首;本市还有3个项目列入工信部“201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在前不久举办的“智能制造沙龙”上,专家普遍认为,作为国内发展智能制造最合适的地区,上海能否在该领域实现突破,将是“十三五”产业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认为,“十三五”期间上海制造业需要成功迈过第三道坎,20世纪80年代上海成功迈过了轻工业发展的第一道坎,20世纪90年代又成功迈过了重化工业发展的第二道坎,今天面临的第三道坎对上海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改变把发展服务经济等同于发展服务业的认识偏差,依托上海郊区发展制造业的独特优势,克服商务成本和人力成本方面的制约。

  “智能制造是上海迈过第三道坎的重要选择,上海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智能制造应该成为上海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们的制造业还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智能制造也是绿色经济、精密加工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王战认为,首先要注重项目导向,推动智能制造与汽车、装备等相关产业领域的整合;自主研发和引进创新并重,发挥上海利用外资的开放优势;注重把握商机,通过国际并购把握一些战略性的机遇。

  “有些人以为智能制造就是增加几台数控机床、几台机器人,建立几个数字空间就行了,这是一种误解。核心应该是人、设备、物理产品等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要建成一个标准体系。有些企业买了大量的标准、软件、装备,其实都是信息主导、设备主导,没有达到互联互通的概念,而且适得其反造成了浪费。”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院长徐洪海认为,推动智能制造要加快形成标准体系。政府不仅仅支持一个产品的开发,做一个平台的建设更加重要。上海应该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有话语权,应该抢占高地。(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

  焦点关注

  高大上的智能制造,跟消费者有什么关系?

  过去每一款车只有一两种配置可以选择,现在,从引擎到内外装饰都可以按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在德国宝马5系的生产线上,有可能一个月生产的车都没有一模一样的,因为客户可以进行选择配置的种类高达3万种,已经完全实现了个性化定制。

  这就是智能制造带来的改变。在青浦工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晨兴希姆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线每套外售50万元,可一下子替换“两班倒”的32个工位。在晨兴希姆通的通讯主板检测线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摄像、耳麦、蓝牙、WiFi、GPS等模块都需要一一接受“体检”。工人们沿着15条检测线一字排开,用定位钳、电工镊等工具重复劳作。与他们并排的机器人线则是“三头六臂”,将不同模块有节奏地载入不同检测系统。每套机器人自动执行16种测试,相应的就是16个人工。

  “智能手机中的功能在众多消费者那里只用了不足10%,这是因为目前手机只能批量生产,而且消费者的个性定制得不到技术支持。但借助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任何人都能得到一款独一无二的只适合自己用的手机。”王珂是一家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过去在传统手机制造企业担任高管十余年。他认为,让消费者与制造企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甚至为零,真正实现C2M(顾客对工厂)的个性化、定制化制造,是制造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发力方向。未来,消费者可将定制化需求通过互联网,直接将订单直接发到工厂。

  “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制造买单。”一家生产智能机器人的企业负责人林晓君深有感触地说,他们研发的一款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控制行驶的智能机器人,去年出口了1万多台,主要销往欧美国家。“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平衡车机器人市场空间很大,而我们拥有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有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新民晚报记者叶薇)

实时热点

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请点击右上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