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机智的回答赢得了一片掌声”、“然而机智的我已然洞穿一切”,在网上流传的这些系列段子,说明了在人际交往场合,机智,或者说急智,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天赋。

  学会应对走天下

  陈钰鹏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以善于应对出名,一次,他在下院演讲。其间,有一位在野党女议员大声喊道:“如果我跟这个男人结婚的话,我会在他的咖啡里下毒。”丘吉尔镇静地回答道:“如果我跟这位女士结婚,我会喝掉这杯咖啡。”真是绝妙的应对。人们是如此分析的:首先,如果丘吉尔同这位反对党女议员结婚,“她还会不会下毒”,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其次,这句话表达了丘吉尔的态度:“我是不会跟她这种人结婚的。”所以不存在“如果”,喝掉虚拟的有毒咖啡又有何妨。

  善于应对是人际交流中的一种优势,社交场合非常需要善于应对的本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一句好的应对,普通人也许要过24小时才能想出来。

  随机应变、善于接茬虽说是一个人的天性,但倘若缺乏知识,不善于学习、没有自信性,同样会难以做到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因为首先发话的人往往是一个“语言攻击者”,答话者只有凭借机智、果断和幽默的反应,才能解除对方的武装。比如甲对乙说:“我想象中的你,个子要高多了。”乙听罢明知对方对自己的身高不满意,但不妨先回敬一句幽默话:“那是因为你在长个子的时候,我正好在长智慧。”若对方露出笑意,便可打住了。

  有时候可以顺着对方的话茬儿,来一个偷梁换柱。比如在交谈过程中,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见解不满,认为是“女人之见”:“你这是典型的女人!”女子答曰:“完全正确,热心、聪明、有魅力。”保留了对方的话语框架,却改变了内涵的性质。女子也会说男子:“典型的男人!”男人也会接受:“总比典型的女人好!”

  “你小子休假休胖了。”“可不,前两天我坐的大巴后轴都被压断了。”这种顺水推舟式的反应通常不会引起任何一方的不愉快。有些不自觉的烟民经常用一句似乎很有礼貌的话来获得吸烟的理由:“如果我吸烟,你会介意吗?”因为他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被问者的回答都是“没关系”。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动点真格的,如:“我不知道,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当着我的面吸过烟。”有时还可以让问话者感到一点尴尬(因为她太喜欢管别人的闲事,而且还自以为是),问者(女):“你还没有结婚?是不是没有人愿意嫁给你?”答者(男):“有的,但她们长得都像你。”

  传说古代有两个私塾的书生,他们每天一起去上学,一起回家。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两人争执得很厉害,其中一个对他的同窗说:“难怪你一点不像你父母,原来你是被领养的。”同窗很生气,十分敏捷地作出反应:“他们是经过选择后把我领到家里来的,你的父母没有选择的余地,于是只好接受你这副德性。”

  其实,中国自古重视应对能力,对对联、赋诗填词就是考的即兴应对功夫。当今社会,做生意、进行谈判、当一名节目主持人尤其必须擅长应对能力。

实时热点

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请点击右上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