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这是一本单薄的小书,取名《陆康消息》,希望读者带着轻松的心情拿起来阅读,对陆康的篆刻和从艺历程增加几分了解。陆康先生婉谢了我请他写序的提议,只希望用作品说话,艺术上的优劣得失任人评判。谦和大度是陆康的魅力。

  

(上图为陆康先生)

  陆康的魅力

  董少校

  初识陆康先生,是在寄云阁印社的雅聚宴会上。他周身散发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满座宾客感到轻松愉悦。服务员对自带酒水略有微词,陆康提出额外付费,巧妙化解了僵局。酒店经理为他的雍容气度所折服,最后免除开瓶费。陆康说:“出来聚会是为了开心,小的事情何必去计较。”

  席间陆康还谈及另一件事。同楼的两户人家因某项公共费用而吵闹,互不相让,他听到后出来劝解:“大家都是邻居,有话好商量,有这争吵的时间,足可以把钱挣回来了。这笔钱我来出,各位意下如何?”两家人自觉理亏,分别退让一步,很快就谈妥了费用分担方案。

  陆康的谦和大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每句话都从心底流出,并非刻意经营,唯其如此,越发显现出一种高超的生活智慧。他自然而然地成为酒桌的话题中心,但他懂得照顾其他人的感受,适时给予回应和赞美,让每个人都获得参与感和收获感。

  出于对篆刻的兴趣,2014年我着手进行上海当代篆刻家个案研究,力图从小处切入,把握不同印家的作品特征和艺术贡献。因为在聚会上结下的缘分,我开始更多关注陆康的篆刻。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篆刻作品集展开解读,可以看出陆康在工稳与豪放两种艺术风格之间游移,而原因可以从他所处的城市文化环境、他与不同艺术家的交游中去寻找。陆康认为我对他印风转变的分析有些道理,并提供若干资料供我拍摄,用于充实艺术年表。我得以在面对面的晤谈中认识篆刻之外的陆康。参展、出书、题跋、发表文章,每项活动都是他在艺术道路上求索留下的足迹;他出过40多本书,十数次作为艺术使者到欧洲参加艺术交流活动。从孤身一人离开上海去澳门打拼,到成为赢得沪澳两地艺术界认可的艺术家,陆康无疑是成功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他除了具备对于艺术的悟性和天分,还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辛劳。

  每次去陆康工作室拜访,我总会感受到他的谦和、随意、洒脱。他活得像一首诗。在约定时间到达小区时,抬头看到陆康已在楼门口等候,由衷涌起感佩之情。很多人喜欢收藏陆康的作品,我想一方面因为艺术价值高,另一方面也因为作品上附着了陆康的人格魅力。

  陆康的艺术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格,工则极工,放则极放——篆刻如此,书法亦如此。人们习惯了陆康隽秀清雅的隶书,殊不知他的行书会雄健豪迈,甚至他上世纪末就在现代书法领域作过深入探索。在为人谦诚和蔼的背后,陆康在艺术上非常不安分,这种激荡的创造力使他的篆刻和书法映射出多彩的光辉。

  年表的八百多条记录勾画出陆康的艺术行踪掠影,其中的每一条都包含着悠远的人生况味,撰写之时我感同身受。如1987年5月1日,《澳门日报》刊登陆康书法篆刻展览揭幕的消息,配发他现场挥毫的照片,还登载一篇特稿。那时陆康正好四十岁,在澳门辛苦打拼七八年,已初步站稳脚跟,盛大的个人作品展表明他融入了澳门主流文化界。在受访时陆康说:“假若不虑温饱,真希望日后能当个艺术家。”这里透露出他在经济上未必宽裕的境况,更显示着他未来将投身艺术的理想和信心。西谚说“人生从四十岁开始”(Life begins at forty),设身处地似乎可以想见陆康当时的踌躇满志。若干年后他实现了当初的愿望,成为卓有成就而受人崇敬的艺术家。当我在键盘上敲出他那句话时,不由涌起为人当自强的感慨,以及见证他美梦成真的喜悦。

  幸得陆康先生慨允,我从篆刻评析和艺术年表出发,为他编一本书。书中打算放入他的篆刻作品,怎么选择呢?想过用历年篆刻代表作,也想过用近作,似乎都不妥,最后想到用陆康的自刻自用印。这些既是陆康的篆刻作品,也体现出他的审美情趣;它们大多未发表过,集中起来可以成为一份有价值的资料。

  这是一本单薄的小书,取名《陆康消息》,希望读者带着轻松的心情拿起来阅读,对陆康的篆刻和从艺历程增加几分了解。陆康先生婉谢了我请他写序的提议,只希望用作品说话,艺术上的优劣得失任人评判。他的达观态度令我钦佩。随书发行陆康先生的生肖印册和艺术活动光碟,读者可以多角度走近他的艺术人生,在我则感受到前辈对后生的信任与厚爱。

  (本文为《陆康消息》后记的节录,标题为编者所加)

实时热点

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请点击右上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