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上海经常有人怀念,“大饼油条豆腐浆,一角洋钿吃三样”的日子,可是别忘了,那时不但是“36元万岁”,其中还有一两半的粮票;尤其是当你掏出信用卡潇洒一划,便将大件家电搬回了家之时,勿忘这三十年的进步。

  车厢谈话的联想

  胡中柱

  在一次上班的通勤车上,不知何故,说起了1978年高考之时,我们一干农场考生在奉贤的青村镇上“劈硬柴”撮一顿。桌上有只炒鳝糊,只要7角钱。当时议论纷纷,有人说,现在的一般饭店的炒鳝丝是68元一盆,差别近百倍。忽有一同事发问,“当时你在农场的工资是多少?”“24元,可以吃30多盆”。“现在月收入多少?”“万元上下,能要近150盆。”

  这场车厢闲谈,本来大家哈哈一笑便了之。拿出来公之于众,只是因为前些日子在网上了解到,北京有个研究物价的教授,在一个项目中得出结论,说现在的233万元只抵上世纪80年代的1万元,论据中,把各种因素均做统计,如当时的大米是16.4元100斤,现在1斤就要好几元等。真让人浩叹,这个项目不知是谁资助的。只要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那时,光凭钞票是买不了几样东西的,一定要有相应的票证才行。粮票、布票、油票、豆制品票、香烟票、工业品专用券……几乎无所不包。常想,那个年代很少听到有大贪污犯,除了社会财富匮乏之外,有钱无法用也是重要原因。想买房子,无市无价;金银首饰,不怕别人说你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且除了只收外汇券的友谊商店外也无货供应。

 

  票证之王,当然是粮票,这是户籍城乡二元制的根本差别。中学毕业后的我到农场就业,定量从每月25斤升到39斤,仍然是不够吃而需要家庭补贴,不过不少女生有余。于是,常常有农民拿着禽蛋之类的农产品来换粮票。虽然在读中学时已知有同学拿粮票换钱换鸡蛋,可亲眼看到生产粮食的农民,居然用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来换本来不应该有什么价值的粮票,内心十分震撼,仿唐朝诗人李绅写了首《悯农》,“年年自言产量高,四海皆种闲田少,如何秋收才旬日,又将禽蛋换粮票?”现在粮票的功能只剩下了收藏,如果能把全国粮票及各地地方粮票均收全,在上海文庙书市能卖个好价钱。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速,“包产到户”后的农村,摆脱了贫困走向了温饱,提供给城市禽蛋肉类也丰富了,城里人则更在打开了国门,看到了境外世界的精彩一面后,深感自己生活的贫乏,追求与眼界当然都提高了。仅举一例,原先占居了小家庭必备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为三大件的历史已有几十年了,迅速升级换代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当然,现在也被淘汰了)。一时,家用电器成了最抢手的商品。当时,几条特殊的航线,如香港到几个内地大城市的飞机上,彩电是最重要的打包行李,可称之为航空史上的奇观。由于国内生产能力赶不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彩电之类的商品也只能凭票供应。

 

  上海经常有人怀念,“大饼油条豆腐浆,一角洋钿吃三样”的日子,可是别忘了,那时不但是“36元万岁”,其中还有一两半的粮票;尤其是当你掏出信用卡潇洒一划,便将大件家电搬回了家之时,勿忘这三十年的进步。

实时热点

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请点击右上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