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波/画

  姚丽萍/文

  一个“基因库”,存放的是城市肌理密码,数据来源是现存所有历史保护建筑。还有一个“特色建筑部件仓库”,来自非保护建筑;特色鲜明的建筑部件——比如石库门的一扇窗户,拆下来,一旦需要,就可以用于修补亟待抢救的保护建筑,就好像器官移植,让保护建筑重获新生。

  这样的“基因库”,这样的“器官移植”,并非天方夜谭,而是申城历史文脉保护的新尝试。本周,黄浦区发布旧区改造新进展。“旧改升级”如何延续城市文脉DNA,其间呈现的新路径,值得关注。

  黄浦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申城中心城区风貌保护区最为集中的城区之一,各类历史建筑总量庞大,类型繁杂,产权多元,社会关注度高。迄今,全区共有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581.3公顷,占陆域面积31%,其中有37条风貌保护道路,36条风貌保护街巷,32个风貌保护街坊,优秀历史建筑289处占全市比重达26%,不可移动文物共822个点。

  在这里,一点风吹草动,即可发酵成轩然大波。去年5月,金陵路上的骑楼,引来空前关注。起因是,一位热心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市民途经金陵路,一眼看见路边墙上大大的“拆”字,触目惊心。过去十多年里,伴随城镇化进程加速,简单粗犷的大拆大建备受诟病。金陵路骑楼难道要重蹈覆辙?于是,由“拆”字引发的巨大疑问迅速发酵。

  事实是:金陵路一带,配合轨道交通14号线建设,正在进行房屋征收;骑楼,不是文物,但是申城历史的一部分,非但不会拆除,而且已录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道路推荐名录。

  这个实情,广而告之,让关心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人们放了心。

  其实,征收和保护,可以并行不悖。

  上世纪90年代,旧区改造,就是动拆迁,大拆大建。2011年,国务院征收条例实施,旧区改造,动拆迁不再,房屋征收取而代之;通过两轮征询方可实施的征收,不但要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更要保护好值得保护的老建筑,如果保护价值存疑,也要先行保护,专家鉴定后,是拆是留,再做定夺。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从动迁到征收,城市形态在更新,旧区改造在升级。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建设,城市从大拆大建的“粗放式开发”渐次过渡到注重民生改善、注重文脉传承、注重绿色发展的“集约式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坚持问题导向,妥善协调项目建设施工与民生改善、历史风貌保护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在黄浦区,伴随旧区改造升级,不但要全力推进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征收改造;同时,对具有保留价值的老建筑和保护街坊,如何征收、如何置换改造,也要深化探索新路径。

  迄今,这一新路径呈现出的面貌是:“历史风貌保护建筑—历史风貌保护道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构成“点、线、面”复合型历史风貌保护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历史风貌保护,不止要保护好一幢楼,更要保护好一条道路、一片街区。

  同时,旧改升级,还要持续推进“拆、改、留”并举的综合改造新机制。此间,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城市肌理基因库”的建立——重点对优秀历史建筑开展“一幢一册”基础资料调查和保护指南编制,对优秀历史建筑基础信息进行梳理和编册,包括建筑结构查勘、建筑的区位、历史图纸、历史照片、现状图纸、现状照片、改造记录、修缮意向图片和重点保护要求等信息。今年计划开展的124处、255幢“基因收集”已经启动。

  无论是“基因库”,还是“特色建筑部件仓库”,所有技术手段的精细应用,都是为了城市文脉的延续。“十三五”期间,黄浦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的规划目标是:最大程度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城区功能和形象,兼顾风貌保护与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以保护带动开发。

  其中,外滩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正在进行中。2015年,外滩历史街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这也是申城第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外滩地区也是申城最具价值的老大楼集中区域。新的规划,将呼应国家历史街区要求,激发地区活力,让所有老大楼功能回归,并开放出更多公共空间。

  其中,老城厢地区城市设计,正在进行中。目标是,将老城厢地区打造为最具本土特色的魅力地区,历史文脉延续,城市乡愁留存,城市肌理保护,时代功能承载,都将在此间演绎。

实时热点

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请点击右上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