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晶陶/文

  有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意外和转折,很多时候,比虚拟情节更叫人瞠目结舌,其真实性,有时反而带来一种荒诞感,让人只能无力地苦笑。

  比如河北省井陉县孙庄乡冶里村,残疾老哥俩贾文其和贾海霞种树的故事。一人失去双臂,一人双目失明,两人互为手眼,14年来在河滩上种下近万棵树。他们的故事被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老哥俩获得了一些荣誉以及经济帮助,但也陷入了一种尴尬:初衷是种树卖钱,出名以后反而不敢卖了,因为他们的形象已经被塑造为“身残志坚,植树绿化”。

  本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老哥俩也会像其他新闻主角那样,淡出人们视野。然而,他们的生活又发生了一个突兀的转折:7月的暴雨和洪水,一夜之间冲毁了他们在河滩上的树。

  如果把老哥俩的种树故事比作一部剧,这到底是一部励志剧,还是一部荒诞剧?逆境中的坚持,肯定是励志的,他们的精神,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如果能把树卖了改善生活,就算得上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了。但贾文其心思“活络”了一下,找来媒体报道了一下,故事的走向就发生了变化。这下,他们自己不敢卖树,真要卖,外部也存在阻力。既然一时卖不了树,老哥俩就琢磨着去后山种树,村里口头答应了,但蓄水池的工程还没完工,河滩上的树先给冲毁了。

  老哥俩的人生还在继续,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怎样,谁也不知道。但在励志、荒诞等等元素的包裹下,还应该看到,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的艰辛劳作,以及这种劳作的成果,在天灾人祸面前,可能变得何等脆弱,甚至不堪一击。老哥俩种了14年、让他们出名的那近万棵树,轻易就毁了。这个种树的故事,如今又回到起点。老哥俩说“我们精神还在,明年还要继续种树”,精神还在,希望就还在。但要让这个故事以及类似的故事不至于有一个无言的结局,需要的,又不只是当事人的精神。扶助的力量,何尝不需要来得更及时、更有效率一点,也少一点让人言不由衷、骑虎难下的套路。

实时热点

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请点击右上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