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经很历史地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吴泾,同样曾经很历史地是上海最大的化工重镇。以拥有上海焦化厂、吴泾化工厂、氯碱总厂、三爱富等而自豪。这些大型国企曾经辉煌曾经风光曾经有过不朽的业绩,它们的雄姿巍然屹立在黄浦江畔,映射在共和国的天空。
1958年1月,一艘溯黄浦江而上的小火轮载来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副市长曹荻秋等几位特殊乘客。1956年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期间,国家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兴建一批国产化的大型氮肥厂,光荣而艰巨的首建任务交给了上海。当最终确定将吴泾“老俞塘”地段作为吴泾化工厂厂址时,中国化工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诚如伟人所言:“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于无声处,且听诞生了新中国化工四个里程碑的吴泾化工有限公司前进的隆隆脚步:1962年11月,中国第一套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安装和自主开车的年产2.5万吨合成氨高温高压装置试产成功;1974年11月,建成国内第一套轻油转化年产8万吨的甲醇装置;1979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第一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24万吨尿素联动装置试车成功;2005年,建成国内第一套年产10万吨的醋酸装置。
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创建于1958年的吴泾炼焦制气厂(1960年改名为上海焦化厂,1997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也踏上了漫漫征程:1959年9月1号焦炉推出第一炉焦炭向市区供应煤气;1966年至1975年,2号4号3号焦炉相继投产出焦;1994年,成为本市最大煤气厂;2013年5月,承担了上海半个城市且持续了53年的煤气生产输送任务完成了历史使命,累计输送城市煤气300亿立方米。
2014年,焦化厂和吴泾厂整合为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氯碱公司是民族实业家吴蕴初先生于1928年在上海苏州河畔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氯碱化工企业——上海天原化工厂。1959年,设立吴泾分厂,后改名为上海电化厂、上海氯碱总厂。1999年开始,天原化工厂迁建上海化学工业区,新建华胜化工厂。
同凉热共进退的,还有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爱富前身是1960年建立的上海市合成橡胶研究所,1980年更名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1992年改制股份制上市公司,是中国氟化工发源地和国内品种最全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有机氟化工企业。
初夏,笔者走进了吴泾镇人民政府。于是,看到了一个很前瞻的历史课题摆放在了面前: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该如何改天换地?滨江开发的吴泾版“外滩”又将如何呈现?
据悉,目前吴泾工业区的动迁和绿化工程建设正全面铺开,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已启动。
“十三五”期间,吴泾将为打造闵行滨江沿岸线、贯通接轨徐汇滨江浦东滨江而努力作战。
不太很久之后,吴泾版“外滩”将十分美丽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朋友,欢迎来吴泾滨江,在夕阳胭脂红的黄昏时分,散步,闲坐,赏景,眺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您,来吗?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