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夏天自有夏天的乐趣,有无数道风景线,也有说不完的故事。
夏天的故事
孙琴安
每当夕阳西下,人们劳作了一天,三五成群地围坐在自家门口,或街边弄口纳凉聊天休息之际,也是故事最多的时候。再说,此时小孩又都放暑假,闲得很。但他们对家长里短、王二麻子这些事不感兴趣,就爱听小说故事。诸如牛郎织女、聊斋鬼怪、福尔摩斯、《三国》《水浒》《岳传》《西游记》等,都在此时纷纷出笼,仿佛弄堂的空气里也都充满着故事。其中尤爱听鬼怪和侦探,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弄堂里东一作堆、西一作堆,大家抱着各自的小板凳,穿来穿去,各取所需,许多小朋友都是在听完故事,才拎起小板凳回家睡觉的。第二天晚上又来,有瘾似的。
我家后邻有一对年轻夫妇,都是教师。我曾和小朋友一起听郑老师讲福尔摩斯侦探故事,一连听了好几个晚上,听得我们大热天浑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夜不能寐。后来才知道叫《四签名》。
不过,我听得最多的还是我爸爸讲的故事。但他从来不在外面讲,都是在家里讲给自家孩子听。据母亲说,我们迁居此地后,父亲从不走家串户,下班后就躲在家里,像个大姑娘似的。所以,每逢黄梅季节,或刮台风,我们就在家里听父亲讲故事。父亲肚子里的故事真多!从《封神榜》《东周列国志》到《隋唐演义》《杨家将》《英烈传》,无不通晓。《聊斋》故事使我们紧张害怕,徐文长的故事又常使我们捧腹大笑。有时不过瘾,听完了还会缠着父亲再讲。这时母亲便会出来挡驾,说时间已晚,父亲明天还要上班,大家早点休息,明晚再讲。我们这才罢休,安然睡去。
但父亲所讲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三国》和《精忠岳传》。特别是讲到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这些人物,真是绘形绘色,栩栩如生。不过,这些都是片断,如同折子戏。讲得比较完备的是《岳传》,从岳飞出世,拜周侗为师,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直到风波亭遭秦桧诬陷蒙冤,一路下来,跌荡起伏,深深吸引了我们。特别是讲到岳飞不幸被害时,父亲的声音都哽咽了。
说也奇怪,凡父亲讲过的故事,我几乎都能记住,然后就学着父亲的语气,绘声绘色地讲给邻里的小朋友听。有时为了适合他们的胃口,居然还添油加醋。本来我是听郑老师和家父讲故事,到了后来,夏天纳凉时,有些小朋友就围坐在我的周边,听我讲起故事来了。其实,这些故事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从我父亲那里批发来的,还有的则是外国侦探故事。
正当我的“故事生意”逐年走红之际,1966年夏季的那场风暴,把这道风景线给吹走了。但父亲夏天给我们讲的那些故事,却成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后来我被分配到崇明农场务农,一次夏季“双抢”,大伙儿几天干下来,累得够呛,下午在打麦场坐地休息时,忽闻晚上还要加班挑灯夜战,一时都傻眼了,皆面有难色,个别人还发起了牢骚。我是班长,也深知大家辛苦了好几天,早已精疲力竭,但上面布置的任务又必须完成,气可鼓而不可泄,已多年不讲故事的我,此时忽然心血来潮,即兴给大家讲起了《三国》故事,从赵云大战长坂坡,匹马单枪勇战曹操百万大军,到张飞挑灯夜战马超,大战一百多回合,最后又来了一段《岳传》枪挑小梁王,把那些小伙伴全都吸引了过来,围成一大圈,个个聚精会神地听我讲,仿佛忘了疲劳。讲到最后,我忽地站起,高举扁担,大吼一声“跟我上!”于是大伙儿一起站起,个个精神抖擞,扬起扁担,跟我冲向麦田,就像冲向战场似的。连我自己也没想到,从父亲那儿批发来的故事,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很少张扬的我,也难得地当了回一呼百应的“英雄人物”。
成家以后,养了个儿子。那年幼儿园放暑假,黄昏时我带他在新村附近的绿地公园玩,偶尔给他讲了段孙悟空的故事,不料他大感兴趣,闹着要听,于是我就像家父那样,每天晚上讲一段,有时他不过瘾,缠着我,无奈之下,我每次都以一个“蔷薇花下”的故事压轴,使他快乐入睡。等他读到小学二年级,家父传给我的那些故事已批发得差不多了。恰巧那年夏天父亲来看我,吃罢晚饭,乘着酒兴,我们祖孙三代就坐在那个绿地公园的石凳上,侃起了《三国》《水浒》《西游记》,我儿如数家珍,对答如流,令我父亲大吃一惊,连连惊呼:“厉害!厉害!”仿佛有了传人。
斗转星移,岁月无情,如今父亲已去世七年,我儿也早已工作。但每当夏季来临,便会想起父亲,想起他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想起昔日独特的风景线,想起有关夏天的许多故事。唉,这永难忘的美丽迷人的上海风情!这说不完的魂牵梦绕的夏天故事!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