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同里,“鲈鱼文化”

诗意同里,“鲈鱼文化”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金洪远  

从苏州游览后,领队毛诗人建议,走过路过不能错过,不妨到同里古镇一游如何?年轻时我们读诗涂鸦些小诗,读过古人不少描述江南盛产的“鲈鱼诗”,印象尤深的是范仲淹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更何况,金秋正值“鲈正肥”时节。游游千年水乡古镇,品尝这水乡舌尖上的美味,既饱眼福又享口福,绝对是个好主意!

同里是一座幽雅恬静的诗意居住型江南古镇,既有园林式的水乡景致,又有东方威尼斯的人文情调。它最让人留恋的是橫卧于纵横河道之上的各色小桥:短短的、低低的、平平的石板桥落落大方,弯弯的石拱桥玲珑剔透。我固执地以为,江南小镇有水则灵,有桥则秀,如果没有点缀在水乡里的流动音韵,脚下碧波里些许颤颤小桥的倒影,那水乡的独特韵味肯定逊色。放眼水中清波荡漾,小船橹声吱呀,划着水面,让我情不自禁吟起当年江苏诗人沙白水乡诗句: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

午餐是在小桥旁的一个小饭店。领队毛诗人首点清蒸鲈鱼。我们几个诗友都知晓,他喜好“这一口”。他引经据典地将西晋即有“莼鲈之思”和张翰心头难舍的“吴江味道”故事侃上一把,并曰之为“鲈鱼文化”。当下,凡是食材扯上“文化”两字,总让人怀有敬畏之心。热腾腾的鲈鱼端上桌,置放在腰形长盆里,弹眼落睛,白嫩的鱼肉被切成菊花状,青椒丝、红椒丝镶嵌其间,阵阵鱼香正透过明亮的鱼汁往外散发。我禁不住尝了一块,鱼肉的鲜美度确实极好,是同里古镇清澈的水质抑或是厨师的手艺,还是毛诗人推崇的“鲈鱼文化”的指引,反正一桌食客筷子似雨点,瞬间将其“消灭”得一干二净。那个端菜的女服务员在旁偷着乐,大概在笑这一桌上海客人“吃相”难看,一脸稚气的她可能不知晓,在京城做官的张翰,在市上看到有鲈鱼卖而作《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为鲈鱼莼菜而辞官归乡,我们与他相比,绝对是小巫见大巫啦。

在大伙的一致提议下,我们又点了一条鲈鱼,故伎重演,顷刻间又将其“一盆端”,只是冷落了桌上的状元蹄啦、糕里虾仁、三丝春卷、香油鳝糊和茭白、莼菜。这也怪不得我们,谁叫这吴江的鲈鱼自古久负盛名有典故?这舌尖上的记忆,你不得不感叹张翰的这条“鲈鱼”已成了一道灿烂的文化大餐!

餐毕,结账,离座。那个女服务员递给我12元,让我惊异。她操一口吴侬软语告诉我,因“两条鲈鱼”称重时分量“沾水”,扣去水分故退还余款。这让作为也算有较深资历的驴友大为感叹,见惯了有些店家明里暗里算计食客的伎俩,想不到在这同里古镇,民风淳朴,古风依旧,倘若古人张翰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欣慰地抒写“思吴江新歌”的。

祈祷千年古镇古风依旧,乡愁依旧,同里这棵古木依旧绽放出让人惊喜的鲜艳花朵。(金洪远

编辑:吴南瑶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