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晨读 | 在东京看颜真卿《祭侄稿》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卞建林     编辑:史佳林     2019-05-11 07:00 | |

  自从东京展出颜真卿《祭侄稿》以后,人们常将它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作比较。

  以前,《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而《祭侄稿》是天下第二行书。从书法的发展史来说,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它们两者是风格不同的书法杰作。《兰亭序》含蓄清健,是一种风雅自在的情怀;而《祭侄稿》奔放雄浑,情感悲愤激荡。同样表达激愤的王羲之的《丧乱帖》和《祭侄稿》比,书风还是比较含蓄。而和人讲道理的颜书《争座位帖》,还是奔放激越。一个书家,即使表达不同的感情,他的技术特点还是具有明显的一以贯之的风格。

  拿《兰亭序》和《祭侄稿》相比,只能比较它们之间的特点,很难比它们的高下。它们一个秀健一个雄放,各自到了审美的极致,所谓春兰秋菊各一时之艳。

  这次东京展冠以“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确实,颜真卿不囿于二王书风,在书法实践中展现了自己的面貌。书法也是在发展的,后人对前人的超越,体现在是否具有这样的元素:风格不同于前人;技术含量不亚于前人;对后来有很大影响。

  在东京展柜前,看到《祭侄稿》的一刻,眼泪夺眶而出,而临写《兰亭序》则意兴悠然。前者有点像歌剧,让你放开腾上;后者如古琴,使人沉静安定。前人留下的文化名迹,使人留连陶醉。

  网上有许多分析《兰亭序》《祭侄稿》技法的,也有高清放大图,笔触的运行分析得十分明了,这两个帖的技法应该是没有秘密了,但当代人临写,即使很像,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能和原作比。《祭侄稿》的那种激愤,我们能理解和相通,但是不经家国剧变的我们,很难有那种高度和强度的跌宕。同样,我们也可在春日野外和友朋相聚,写诗感慨人生,但我们没有王羲之他们的身分和生活,也很难和他们的所想所感合一。过去的总是已经过去,场景不同,神韵不再,伟大的作品往往是绝唱。后来的人,只能着眼于我手写我心,再作超越。(卞建林)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