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晨读|生命中的“无用”与必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雪琴     编辑:钱卫     2019-10-29 07:00 | |

  无论做了多少准备,有些事故都防不胜防,但这些“无用的准备”又是必须去做的事。


  原本以为电影《中国机长》这种空难片,一定会循着塑造一个“超级英雄”的路子去拍,加上一些故意设置的爱恨情仇,以及各种小人物的情感,会成就一部中规中矩的类型片。

  没想到这部片子还挺意外。影片虽然以刘长健为主角,但是他的个人英雄形象却并没有过于突出,并不是套路中的个性化人物形象,相反的,影片凸显了整个机组乃至民航系统的集体应对——这和很多传统大片中为了凸显主角,往往把“系统”拍成很“烂”很不一样。事实上,这种呈现更为真实,也更为震撼。

  此外,影片一开头用很长的时间在铺垫,类似于快闪似的去呈现飞行前的准备流程,让我想到了我们社会学研究中的后台交代,以及机场中林林总总的人们的日常,也就是前台呈现。这个方式也非常特别,增加了电影的纪实性。

  扯开一句,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这种后台交代好像“没有用”,这种想法类似于在质性研究中,被研究者的情感、语气、态度、情绪,身处的环境,会被人有意无意地认为是无用信息而抛弃,被研究者被单纯“数据化”,这就根本不是质性研究了。

  有评论说电影削弱了真实事件中的惊险和不易。我觉得客舱的惊险和混乱已经很充分了,没有用鲜血和死亡来呈现,而采用了节奏把握来凸显心理紧张,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这是比较高级的煽情了。

  回到电影,那些后台交代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在交代一个环境——有些事故的发生,它就是防不胜防,无论多么细致入微的准备,它还是发生了,所以也许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仰赖一个个人英雄。可更现实的是,这些细致入微的所有准备都是必须,虽然常常是无用的。就好像影片里提到,希望永远不要说“请相信我们,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有信心、有能力保证您的安全。”这句话,但是还是要牢牢背下来。——生命中有太多“无用”而又必须去做的事情,就是这样的。(雪琴)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