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晨读 | 更待今来出好词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胡晓军     编辑:郭影     2022-01-07 06:55 | |

  有人把现下流行的熟语视为当代的成语,不是没有道理的。此事古来有之,三字的“耳边风”“一溜烟”,四字的“横七竖八”“心直口快”,多字的“急来抱佛脚”“不管三七二十一”……最早皆出自口头,后来写进了正式文章、编入了成语词典。所以如今,三字的“打酱油”“口水仗”“接地气”,四字的“不明觉厉”“脑洞大开”“吃瓜群众”,多字的“很黄很暴力”“且行且珍惜”“说多了都是泪”,前途未可小视。有人不以为然,觉得这些熟语若作了成语,有伤语文的纯洁,拉低文化的档次。此话有理,但也有点过虑,因为约定俗成的事物最终不由个人来决定,只能指望时间证明。何况语言文字好比江河湖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出俗归雅、优胜劣汰乃是主流。

  我相信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成语,有可能会减少,但绝不会枯竭。古来成语极夥,但若以时间计,实在不多,且是逐渐稀少下来的。古籍里的成语最多,将首部文集《尚书》与首部《诗集》中的成语相加,就有三四百条,而且很多至今常用,前者如“星火燎原”“孜孜不倦”,后者像“乔迁之喜”“求之不得”等等。两书成于约两千五百年前。手头最新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收词一万八千余条,用后数除以前数,平均每年只得七八条而已。

  我相信这个时代,必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成语。古代成语内容基本不出农耕文明的范畴;而今时代天翻地覆,社会日新月异,而中国人依然在说汉语、用汉字、写汉文,岂有不出新的成语之理,而且不出所料的话,多半当由熟语而来——只是按照上述理由,注定淘汰者众、成功的少。略作检视,我觉得以下的几个颇有希望,顺便说些理由,纯属一孔之见,不喜勿喷。

  “老娘舅”。这个熟语在长三角地带,一般不指亲娘舅,而指一类中年偏老的男性,他们厚道且又精明,亲和而有威信,乐于并善于裁判是非、调停纠纷。老娘舅一出马,辈分和义务在此,各方都会退让三分;老娘舅一决断,权威加公道当头,大家都会多少买账。与北方的“和事佬”相比,南方的“老娘舅”更有原则、更有担当,所以还扩展到了民警,不管长幼男女。老娘舅尽管没入课本、没进词典,但有一部连拍了十二年的电视剧《老娘舅》,广传大江南北,众多北方人不仅听得懂,更把老娘舅代替了和事佬——文艺推动熟语传播,可称一个范例。

  “非诚勿扰”。这个熟语同样是文艺推动的,比老娘舅更甚的是,电影几乎是原创者,还带火了一个同名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与诚心诚意、真心实意貌似相同,其实更为丰富——除了自表坦诚,还有一半劝说甚至警告之意,这是古代成语所没有的。此语有望成为当代成语,还因它的句式属于古典或经典型,类似“非礼勿视”,极易发生流传惯性。“不喜勿喷”也属此类,意为“如不喜欢,不要谩骂”。“喷”是网暴的一种典型,源于“喷子”,指的是没有目的胡乱找碴、没有根据任意指摘,并以此为乐甚至成瘾的人。巧的是霰弹枪的俗称也叫“喷子”,霰弹枪喷子弹的样子与喷脏话、喷口水相似,其杀伤力几可等量齐观。

  “洪荒之力”。这个熟语同样是古典或经典型的,句式与“汗马之功”“前车之鉴”或“天作之合”相类。洪荒的本义为远古混沌期,陆地尚未形成、洪水滔天的状态,可引申为无法抗拒的自然力。但洪荒二字始终未能增润为成语,令人奇怪又加惋惜。现在好了,接“之”以“力”,已成规模气候。与之近义的成语也有,如“九牛二虎之力”,但前者显然更古远、更强大、更神秘不可测。洪荒之力也有文艺女神助推,包括小说、影视还有歌曲,阵容不可谓不豪华,然而最大的推力却来自于体育界。里约奥运会女子百米仰泳决赛,傅姑娘拼着命破了亚洲纪录,只比第二名慢了零点一秒。面对采访,她解释说昨天预赛,自己已把洪荒之力全部用完,另外手也短了一点,所以触壁迟了一点。《千字文》首句八字,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傅姑娘所指显然不是天地的大宇宙,而是自己的小宇宙。须知宇宙无论大小,都具洪荒之力,既有积聚爆发之日,必有耗尽不支之时。此言一出,傅姑娘名动全国,还得了个“洪荒少女”的封号,也成了当代的熟语。

  “羡慕嫉妒恨”。这个熟语也是靠文艺推广开来的,三词拼成一句,却超过了“手追心慕”“嫉贤妒能”“深恶痛绝”三大成语的总和。原来它表达了三种情绪貌似不同,实有大关联而且易转化的现象,触及了人性的善与恶、社交的优与劣。当代熟语常有拿词语拼接而成的,或是将一句白话缩写而成的,巧妙者少,牵强者多,像“喜大普奔”“说闹觉余”“不明觉厉”“活久见”之类,都属等而下之。至于更无理者如“奥利给”,更浅薄者如“吓尿了”,更粗鄙者如“然并卵”,只要后世道德提高、后代修养进步,它们是留不下来、存不下去的。

  有人说现下流行的熟语不是当代的成语,这是极有道理的。我说的只是可能,是预测,是一种好的未来。以上几个不算太坏,但肯定不够好,所以我才希望当代的才子学人更用力,名家大师多费心,对别人的词汇加以提升与善用,对自己的言语加以精炼和创新,出一些意思深、辞藻美、趣味浓、共鸣多、流传广的好词。在这个过程中,也别忘了经常望一望古人,望一望孔夫子的随心所欲,司马迁的短小精悍,杜牧的豆蔻年华、陆游的柳暗花明,尤其是施耐庵的横七竖八、急来抱佛脚,曹雪芹的耳边风、一溜烟和心直口快,还有鲁迅的不管三七二十一……

  时替光轮去又回,恰如斗转复星移。千年积作智和慧,万语凝成珠与玑。心里驻,口中追,屏前笔下任君挥。只因自古为常事,更待今来出好词。 ——调寄 思佳客(胡晓军)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