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缺少创新氛围,难成一流大学|科创风暴眼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罗水元     2022-01-14 15:06 | |

200美元一张票,不是一场明星演唱会,也不是篮球、棒球比赛贵宾席,竟是一场学术报告会。这是发生在斯坦福大学的故事。这所大学化学系一年举办一次“威廉姆·约翰逊”学术讲座,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才有资格作会议发言,交流自己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并预测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于是,不仅一票难求,且价格不菲。

一名中国教授就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何难出大师”撰文披露了这一案例,并介绍道,斯坦福建校120年间,获得诺贝尔奖人数达30余人,创新能力为全球之最,在这里,拥有了科技创新的“圣殿”硅谷。近期文章在网络转发,再次引发中国大学如何构建创新体系的思考。

大学是知识、人才的聚焦地,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科技创新的源泉。中国目前的名牌大学,缺的不是人力财力。那么,欲构建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缺少什么呢?

一所优秀的大学,课程开设不见得与普通大学有多大区别,最大的区别就在学术讲座的层次上。斯坦福大学的每个系科都有自己的系列讲座,不仅质量高,而且频度也密。到这些大学学习,如果只知道学习课程而不听讲座的话,就失去获取这些名校最宝贵教育财富的机会。反观国内高校,学术报告不少,但学生似乎更在乎课堂,更在乎成绩。

这些年,国内名校如清华、北大等,图书馆永远“爆满”,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是,我们高校里的咖啡店,仍然冷清。而在国际知名大学,总能看到学生三五成群一组,喝咖啡一起讨论学术早已成为风尚。创新源于思想交流与碰撞,如果一所高校的学子总是独处,无益于创新氛围的形成。一个大学不同学科的人能不能发现共同的兴趣,然后为了共同的兴趣而走到一起,是衡量这所大学的人们的眼光和胸怀的可靠风向标,也是这所大学能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重要标志。

诚然,中国一流大学要具有中国特色,不必照抄其他国家。但有些共性仍是值得借鉴的。我们要培养的学生至少有一部分是这样的: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在学术最前沿思考问题,专一执着,只想科研一件事。

期待未来我们的名校课堂是这样的:教师上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由学生自由提问,甚至反驳教师。我们名校的食堂则是这样的:不是人人刷手机看八卦,而是将手机扔在一边,大家热烈交流探讨,怎么去改造宇宙、改变世界。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