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图说: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即将完成建设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2018年4月12日,桩机在张江科学园南区科苑路、张衡路的一块空地上打下第一根桩,这片科学高地上的新住户——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项目动工。如今上海光源鹦鹉螺的这位“贴隔壁邻居”,经过4年多的建设,近54亩的土地现已崛起一座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科学小镇”,再过不久首批科研人员就将入驻。
今年3月,园区计划开园试运行,首批入驻约60名PI(科研带头人),共计约580名师生,未来将入驻150名PI,共计约1500名师生。届时8栋建筑承载科研、学习、住宿等功能,将集结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安心入驻、潜心推进前沿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地上空间,园区建造了约5000平方米的地下实验室,包括超快科学中心、未来材料创制中心、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的实验室,以及公共仪器平台。
科研楼互相通联“景观房”虚位以待
园区已完成基建工程,8栋建筑包括科研空间、综合行政办公及教师和学生公寓。去年成立的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整体入驻,一期建设包括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超快科学中心、未来材料创制中心、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创新中心及公共仪器平台。
图说:研讨会议空间自然采光
张江高等研究院的1-6号楼建筑以连廊串起,共享科研工位、讨论空间高效利用;与“鹦鹉螺”比邻的张江高等研究院还将打破“一墙之隔”,不仅两个园区将专门“开门”,科研设施也将形成共享机制;地下实验室的平台设备也将辐射服务张江科研单位和团队……一系列交流与合作将在开放的物理空间和创新的机制下碰撞出更多火花。
图说:共享讨论室
除了科研空间,园区还设有智慧教室、中西餐饮、图书阅览、体育场馆等学习和休闲空间。学生公寓设有双人间和无障碍单人间,教师公寓也有不同户型,能够为不同需求的国内外专家提供住宿。透过公寓阳台窗西眺,“鹦鹉螺”的身姿映入眼帘,再向北远眺,天气晴朗还能看到陆家嘴高楼“三件套”。
图说:园区拥有5000平方米地下实验室
5000㎡地下实验室驱动前沿探究
在地下一层的约5000平方米实验室空间,三百余台科研设备将落户于此。春节前首批平台即将装修完成,这些实验室将成为服务上海科创、驱动前沿突破的重要利器。
记者在现场遇到超快科学团队研究员江涛。与其他科研团队一样,实验室建设需要科研人员与建筑设计施工人员不断磨合对接,确保不同科研空间的特殊需求和标准。超快科学团队的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的变化需要控制在0.1摄氏度以内,湿度的变化需要控制在1%以内,以确保实现超高时空分辨率。
图说:超快科学团队规划了一个三层楼高的实验室,为将来更先进的超快电子显微镜入驻创造条件
新型人才高地图景正呼之欲出
为响应国家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创新型大学及科研机构向张江集聚”的号召,配合张江科学城规划,同时匹配张江产业布局,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启动建设,张江高等研究院入驻,全面实施上海交大“交叉创新战略”,以物理、化学、生命、材料、信息等基础学科为基石,聚焦变革性、颠覆性的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助力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攻坚突破。未来,这里将吸纳各类科研人员1000余人,培养一流的科研团队。
张江高等研究院与李政道研究所是上海交大在张江的两颗科创“双子星”。李所实验楼已于去年年底建成启用,体量更大、功能更丰富的张江科学园今年开园,更加令人期待。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