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上海两会 > 正文

两会焦点|今年,买新能源车充电更方便了;市民办事两张网更快捷了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姚丽萍 李一能     作者:姚丽萍 李一能     编辑:吕倩雯     2022-01-22 11:32 | |

今年,全市新增1万个公共充电桩,就要跟市民见面了。背景是,上海将聚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高水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今年,“一网通办”迭代升级,一批零跑动、零材料、免申即享、智能速办事项,就要跟市民见面了。背景是,上海聚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率先应用新技术、转换新动能、探索新经验,奋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聚焦数字转型、低碳发展,上海已经并还将做点啥?听听来自会场内外的最新消息吧。

“低碳出行”有品质有保障

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出行成本仅相当于传统燃油车加油成本的27%,但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充电不方便!

“碳达峰、碳中和”少不了新能源车,“充电难”又如何破解?去年岁末,上海中心城区首个大型公共充电站——黄浦区龙华东路公共(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成投运。迄今,日均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从开业初期每日服务100个车次,日均充电量2000kWh,发展至今每日服务550个车次,日均充电量5500kWh,按目前情况减少碳排放量将超过预期,减少年碳排放超372.3吨。

图说:能量驿站。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龙华东路公共(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就在鲁班路龙华东路北侧,占地面积5333平方米,车辆停放区域面积2400平方米,有20台120千瓦直流充电桩,每台充电桩有2个充电插头,可同时满足40辆电动汽车充电,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出租车及周边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困难。这个充电站,从规划到施工,靠的是各方合力推进。市交通委制定专项规划,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承担场地内全部充电设施建设。在充电站可以看见,除了直流充电桩、车辆识别进口闸机外,还涉及诸多供电配套服务设施;市区供电公司围绕充电站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在线指标、用户评价及服务水平五个“建设维度”精心配置站点服务设施。一个目标是,让新能源车“低碳出行”有保障,让出租车司机不再为开到半路“没电了”发愁。

充电站里,特别配置了“能量驿站”——休息室、洗手间、自热直饮水、微波炉、自动饮料售卖机、餐桌,一应俱全,为车辆充电,也为驾驶员体能“充电”,便捷、贴心、有温度。

有温度的“能量驿站”,只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细节。黄浦区地处中心城区核心区域,交通繁忙、人口稠密、对文明施工要求高,建设大型地面充电站,如何便民不扰民,管理精细化?黄浦区交通委牵头街道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居民协调;供电、公安、大桥公司联手启动工程建设;从市政施工到市区供电公司完成充电设施建设,切实保证了为民服务工程“不扰民”。

在充电站,峰时段充电单价1.512元/千瓦时,平时段1.162元/千瓦时,谷时段仅为0.87元/千瓦时。这样的错峰定价,有效引导司机优化选择合理充电时段,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区域供电平稳有序。错峰定价,也只是“有品质”运维的一个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充电站通过车联网平台智慧监控,远程启停、功率调节和分时段价格机制,实现削峰填谷。

这个公共充电示范站,仅仅是上海聚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市已新增2万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6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今年,一个小目标正是——全市新增1万个公共充电桩。未来,申城将持续推进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和普及,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绿色”综合交通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姚丽萍

“两张网”布局全域应用场景

目前,本市 “一网通办” 全面拓展,接入服务事项3458项,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同时,“一网统管”架构不断完善,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建成投用,市城运平台汇集应用1150个。一句话,“两张网”正布局全域应用场景。

最近,《2022年上海市全面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发布,明确今年是“一网通办”的用户体验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今年上海将继续推进“一网通办”迭代升级,布局全域应用场景,再推出一批零跑动、零材料、免申即享、智能速办事项。
“一网通办”,是上海服务的金字招牌,是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民盟上海市委《推进“一网通办”往深里走,主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集体提案获得2021年政协优秀提案。关注“一网通办”改革已有两年多,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杨德妹说,通过组建专家团,民盟市委走访多家相关单位,对服务改革中的瓶颈问题,如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部门联动等作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一系列建议。这些意见建议被广泛听取落实。上海在2021年力推居住证办理、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等12个“一件事”,让市民、企业过去办一件事要进多个门的情形得以改变,实现了一口办、一次办、随时办、高效办。今年,吴瑛等14位委员联名建议尝试将政府人事档案纳入“一网通办”体系的建议。当下,公共就业部门围绕档案所提供的服务往往受到束缚与限制,始终无法完全跳脱部门的主要职能范围。为此,建议逐步建立公共就业部门档案服务“不见面”制度, 以及网上档案预约服务制度。同时,加快开展人事档案电子证明制度建设,设置线上审核服务制度,通过服务对象档案利用承诺备案方式,逐步实现“档案服务下沉社区”。 
此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也要与城市“一网统管”融合。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上海作为拥有 24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面临突发重大疫情,如何走出一条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路,成为摆在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道“必考题”。

冷培恩等10位政协委员建议,加强区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与城市“一网统管”融合。通过建立数据汇聚枢纽站 ,形成数据信息资源库,打造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 ,同时融合联防联控指挥体系,优化应急指挥处置多部门协作,提高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水平。结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将大大提高区域疫情防控精准化和科学化的水平,疫情的精准防控、智慧防控和动态防控,都将因此提质增能。 

委员们还建议,数字化治理的思路,还应当多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一网统管”,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格局,着力推进公众参与的机制建设,探索将居民群众、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纳入城市治理组织架构,积极构筑城市治理的共同体。本报记者 解敏

“碳中和”插上数字化翅膀

最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国家数字碳中和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双碳目标,主要的实现途径和重点领域。经测算,至2030年,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可总体碳减排约12%~22%,赋能不同行业可碳减排约10%~40%。

那么,如何为“碳中和”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市人大代表袁欣认为,无论是数字化应用,还是双碳目标,上海都应率先探索。虽然,目前上海的“双碳”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但面向“十四五”,“数字碳中和”还存在许多挑战。

例如,上海在数字化转型和“双碳”都有规划,但这两者之间缺乏一个顶层设计,距离相互融合还有差距。在上海电力消费中,本地生产的电力还是以火电为主,可再生能源比例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需要数字化、智能化调配资源、削峰填谷。

此外,建设城市“数字化底座”,也需要大量耗能,这与“双碳”目标本身就构成矛盾。不论是云网融合,还是数据中心、5G基站等等,如何使它们节能减耗,平衡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也是上海高质量“低碳绿色”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外卖送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上海的能源消费新增领域,70%是在交通运输和仓储,23%则是在生活消费领域,市民的低碳意识仍有待加强,政府也应当重视这些行业的低碳转型,使其各个流程环节实现低碳绿色化。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袁欣提出建议,首先,浦东新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践行国家战略,应积极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和低碳化双转型,不妨率先制定顶层设计,同时制定相关目标,成为国家数字“碳中和”的示范点。

其次,建议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资源,加速推进电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比如,风能、太阳能,并用数字化技术管理储存,同时推进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特别是上海在海上风电领域有着独特优势,建议挖掘相关潜力,出台远景规划。

此外,袁欣还建议上海出台地方配套措施,引导数据中心投资本地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用产生的绿色能源来支持数据中心运行。在重点企业减碳领域,建议在现代化生产园区里通过数字技术统计监测碳排放,形成规范标准。在交通和生活领域,则可以采用更多的数字化技术,包括车联网、智能储存,并对企业的低碳行为进行引导和奖励,加强全民低碳意识,建立全民低碳激励机制。

一言以蔽之,发挥数字化优势,将居民碎片化低碳行为进行精准采集和量化,对居民购买新能源车、绿色低碳产品以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行为给予积分奖励,实现“减排多少,受益多少”的精准激励机制。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