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渊)上海芭蕾舞团红色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近日作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上海文化周上新剧目登陆网络平台,成为观众争相点播的热剧。
图说:《闪闪的红星》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之所以被选中献演“相约北京”艺术节,不但是因为《闪闪的红星》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更是因为它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形象和精气神。上芭团长辛丽丽说:“海派芭蕾的特色就是在浪漫的舞蹈语汇中树灵魂,在华丽精致的风格中凸显品质。不同于传统芭蕾叙事,《闪闪的红星》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却在这部舞剧中以新时代的视角塑造了潘冬子的形象。”
不仅如此,《闪闪的红星》也是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后,上芭人对中国芭蕾舞民族化探索的再出发。此剧将古典芭蕾元素和民族舞蹈有机结合,用芭蕾舞名家舒巧的话来说:“这是一部或许能让芭蕾舞中国学派创立迈出一大步的作品。”
在辛丽丽看来,冬奥会既是全球瞩目的运动盛会,也是中国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平台:“我们要拿出海派芭蕾的最新成果。《闪闪的红星》让人们看到,中国在芭蕾民族化发展中,如何探索建立中国学派,而这题材本身也是在用芭蕾语汇讲好中国故事。于运动员们来说,2022北京冬奥会,是体育精神的展现、运动的比拼、为国争光的机会;于我们艺术工作者而言,则是在后疫情时期,向世界展现中国艺术发展成果,传递希望、信心和力量的平台。”
据悉,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曾经历八度易稿、三次大改,并在全国各地演出百余场。“我们的主创、演员凭借的是对芭蕾的热爱、坚持和信仰。”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过跟腱断裂的范晓枫又穿上了脚尖鞋,连轴转排练和演出的戚冰雪跳到趾甲脱落,还有饰演潘冬子的吴虎生哪怕跟腱反复发炎都在咬牙支撑。诚如“口罩芭蕾”的精神曾经在疫情最严峻时鼓舞了许多人,辛丽丽希望上芭人对艺术的这份执着和虔诚能在后疫情时期激励更多人勇敢向前。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