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华东师大送特别寒假“礼物”《天籁之音——蟋蟀》 让孩子邂逅鸣虫文化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季晟祯     2022-01-24 12:40 | |

图说:何祝清和他的“蟋蟀们”受访者供图

新民晚报讯(首席记者 王蔚)“让我们一同走近蟋蟀的微世界,进而培养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祝清团队今天向正在寒假休闲的中小学生送出一份特别“礼物”,推荐一部他们拍摄的科普微电影《天籁之音——蟋蟀》。

《天籁之音——蟋蟀》分为蟋蟀采集、科研、文化三个板块,观众们不仅能全面了解蟋蟀的鸣声特点,还能重新认识蟋蟀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科研进展和鸣虫文化等知识。“在华东师大校园里,可以观察到斗蟋、棺头蟋、油葫芦、姬蟋、树蟋、针蟋等10余种蟋蟀。”何祝清介绍,“世界上有5500多种蟋蟀,中国有350多种,而上海常见的蟋蟀还不到20种。蟋蟀大小、外部颜色、栖息环境等,都是区分不同种类蟋蟀的辨别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分方式就是蟋蟀的鸣声——雄性蟋蟀通过摩擦前翅发出的声音,不同种类的蟋蟀鸣声也各有不同。”

作为蟋蟀研究的发烧友、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的高级实验师,何祝清说,中国油葫芦有7种,黄脸油葫芦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上海最常见的一种。黄脸油葫芦在分类学上属于直翅目蟋蟀科油葫芦属。如果科研人员在国内发现了一种和已知的7种都不同的种类,就需要将之和已知种类进行外形比对,倘若都比对不上,就需把它与周边国家的油葫芦属种类进行对比,若依然没有比对成功,那很可能就是一个新物种。这时,科研人员就要通过撰写一篇科研论文,详细描述这个物种的形态特征,有时还需要记录鸣叫声并配有分子条形码。论文经过同行评审后正式发表,这个新蟋蟀物种的命名工作才算完成。

研究蟋蟀离不开捕捉蟋蟀。夜幕降临后,研究人员“潜伏”在华东师大校园的花草丛中,通过雄性蟋蟀的鸣声来辨识它所在的位置。蟋蟀特别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停止鸣叫,这时,人们就要停下脚步,等它慢慢放松警惕再次鸣叫后,再逐步缩小捕捉的范围。在捕捉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也将不同的鸣声与实体相对照,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练就出“听声辨蟋”的特有能力。

从撰写脚本到正式开拍,再到后期的配音、调色和剪辑,《天籁之音——蟋蟀》的问世耗时整整一年,目前已在一家热门网站上映。日前,该片还荣获了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片中呈现的蟋蟀振翅、打斗、螳螂捕食等动态镜头,以及阵阵悦耳的蟋蟀鸣叫声,是视频画面引人入胜的关键,而动作和声音的捕捉,都曾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蟋蟀不是听话的演员,它们的打斗、振翅等行为都是自发的,有时一个镜头的野外拍摄就需要耗时数个小时。”何祝清说,为了拍摄蟋蟀之间争斗的画面,摄制组先是在野外捕捉到一只蟋蟀,再另外找到一只蟋蟀的栖息场所,并将捕捉到的这只蟋蟀慢慢引诱到后者的洞口,让两只蟋蟀“相遇”,进而才有了接下来两者争斗的场面。而且,野生的蟋蟀比较怕光,夜晚才是它们活动的黄金时间,每当摄影师打开强光,它们就会立刻停止鸣叫,将自己完全隐匿在黑夜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何祝清团队与摄影师配合,先用比较微弱的光源进行照射,耐心等待它们适应了微弱的光线并开始鸣叫后,再慢慢地提高光线的强度,镜头里的画面也就逐渐清晰起来。

“全世界现在专门研究蟋蟀分类的专家不到十位。我国拥有最多的蟋蟀爱好者。开展与蟋蟀有关的生物科普和宣传,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日渐式微的鸣虫文化,还能让更多都市里的孩子与周遭朝夕相伴的昆虫来一次亲密‘邂逅’,在车水马龙的喧嚣里,为依然能听到欢快的虫鸣而感到欣喜。”何祝清说。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