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冯骥才线上说“年”送“福”:怀着对生活的热爱,享受和创造年的文化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杨扬     编辑:钱卫     2022-01-25 10:24 | |

要过年了!

眼看“小年”到来,“大年”不远,家家户户开始忙活起来,准备过年。但你有没有想过,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都创造了哪些过年的方式?种种年俗背后究竟有哪些年心理和年文化?

1月24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通过天津大学“空中讲堂”的直播,以《用美好的年文化过好年》为主题,带来一场充满年意的讲座。

讲座的第二天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人的“小年”(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按农耕时代的传统是“祭灶”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就要进行各种过年的准备。冯骥才先生的讲座,就从“小年”开始讲起。他饶有兴致地历数从小年到除夕,人们扫房子、贴窗花、炖豆腐等等“忙年”的事项,被各地的人们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大年一天天逼近,年的气氛一天天浓郁起来。实际上,从“腊八”那天喝上一口热乎粥开始,人们就已经逐渐进入过年的节奏。

中国人祖祖辈辈都过年,但“春节”这个叫法却是1912年才开始。当时民国政府推行公历,把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定在公历1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老百姓还是按照旧历过年,因为几千年来人们对年的记忆太深了。“是什么使我们对年的记忆这么深?是文化。”冯骥才先生说。

年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按照大自然万物生命的四季轮回安排生产,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生活也随着四季的节律和生产的规律,日复一日川流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但人们还要在平淡的日常里创造一些高潮——那就是节日。比如每个季节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历代诗人写过无数诗句,吟咏这些节日,从中能感受节日里充满人们对大自然的敏感和情怀。“在这些节日里,年又有特别的意义”,冯骥才先生说,“四季周而复始,一年轮回往复,年是前一个轮回的结束,又是新一个轮回的开始。站在这个大自然生命的节点上,对着眼前大把的空白的日子,人们充满了希望、梦想、期待,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年心理。”

人们有哪些年心理?冯骥才先生说,主要是“祈福”和“辟邪”。“福”是一切生活中好的事情与机会,“邪”是一切生活中不好的事情和意外。过年就要在新旧轮回的节点上,送走过去,把“邪”挡住,面对未来,把“福”迎来。这种年心理,大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小到身体康宁、家庭和美,在过年的时候一股脑地出现了。它是分外强烈的、理想的、热情的。它用什么来表达?用文化。这个文化表达就是过年的民俗。

谈到民俗,冯骥才先生解释:“民俗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共同认同、代代相传的文化方式。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形成了一整套规模庞大、意蕴深切、形式灿烂密集而又完整的风俗事项。”过去中国人过年是从腊八一直过到正月十五,前后四十天左右。冯骥才先生提醒大家注意,这漫长的年实际是以大年三十为节点分成两段:在三十之前,祭灶、扫尘等等“忙年”的事项,都是从外(社会)往里(家庭)忙;除夕吃完年夜饭,转天推开家门从近到远开始拜年,则反过来从里(家庭)忙到外(社会),把家庭聚拢的“精气神”释放到社会去。由此创造出过年时独有的生活节奏。而在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大年三十,就是除夕。而除夕的核心就是年夜饭。除夕之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是个神奇的时刻,此时家庭产生出巨大的磁力,把一家老小凝聚在一起,儿女向父母尽孝,道德和情感又一次得到加强。“回家过年”成了最具乡土情怀和人间情意的一句话。“万一你这时身在异乡,回不去家,除夕夜必定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拜年,此时你说话的声音都跟平常不一样,那是民族文化的DNA在你身上发作了。”

由于人们对年的情怀和期许太深,对来年生活的期望太切,为了满足年心理,大量应时的物品全冒了出来,比如春联、福字、年糕、剪纸、年画、花灯、给老人戴的绒花、给孩子的压岁钱等等。冯骥才先生特别提到年画,他曾牵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年画的普查,发现大大小小40个产地,收集到年画数据库里一万多种年画,“恐怕还不到民间年画的百分之一。人们用无数的年画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年画里有大量吉祥图案,既包括寿桃这类的象征图案,又有蝙蝠这类的谐音图案,这些无穷无尽富有才华的创造,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再如春联,冯骥才先生提到敦煌藏经洞里曾发现一幅唐代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从那时至今1200多年来出现了不知多少名联佳句。围绕着年产生了无数的创造,而这些创造都来自人们对生活的情感。冯先生不由得感叹:“我们中国人太会生活了,把一个自然的日子变成文化的日子,使故乡故土故人都升温了。人们用红色表现热烈喜庆,要吃好吃的,要穿新衣服,要用吉祥话语相互祝福,所有人都笑容满面,平常生活里的向往,都在这一天实现。年是一个放大的日子。在年的日子里,现实被理想化,理想又被现实化。年真是中国人一个伟大的创造!”

在冯骥才先生看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人们深刻认识,唯此才能产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在临近讲座结尾的时候,冯骥才先生又从密集的年俗文化创造里,举了一个例子——福字。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那么多向往,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招财进宝、终岁平安、生男育女、丰衣足食……都用一个福字来表达。于是“福”字成了最美好的、意味无穷的汉字,“它就像个灯泡,平日里显得很平常,可一到过年就通上了电,变得光芒四射。没有人能够拒绝福字。”

说到福字,冯骥才先生想起很多年前曾与敬一丹一起逛天津的年货市场,发现一种指甲盖大小的小福字。冯先生让敬一丹猜一猜,这种小福字用在哪里?敬一丹说,一定是用在新东西上。她猜对了,是贴在电脑上。用这个例子,冯先生说明一个道理:民俗是老百姓创造的,只要人们过年的心理不变,在不同时代就会与时俱进,不断产生新的创造。

就像天津老百姓在疫情中用幽默化解烦恼,“到处曲苑杂坛”。无论什么时候,碰到什么情况,只要有年的盛情,就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创造出各种方式,把年过好。(杨扬  图片提供:冯骥才工作室)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