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香雪海探梅,光福初春最惊艳的景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沈琦华     作者:沈琦华     编辑:蔡瑾     2022-02-08 11:32 | |

光福古镇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之滨、邓尉山麓,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岛。光福域内群峰连绵、重山叠翠,恰如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所云:屋上有山屋下水,开门波光眼如洗。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这里增添了迷人的典故和神秘的传说,光福自古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誉。

每当春寒料峭,群芳尚在酣睡之际,位于光福邓尉山的香雪海梅花却已斗雪傲霜、凌寒独开。光福邓尉山种梅历史可追溯至秦末汉初,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若言其衍亘五六十里,窈无穷际。

图说:梅花凌寒独开 新民晚报记者 唐敏 摄

名人高士

光福古镇人文历史积淀深厚,从古至今,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对光福都宠爱有加。

元末大书画家倪云林独爱光福秋韵,后干脆在此隐居;明末文学家归庄对邓尉梅花亦情有独钟,曾先后八次到邓尉探梅,并赋诗咏梅抒怀;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更是与光福玄墓山有着深厚的缘分,在其巨著《红楼梦》中曾两次写到玄墓山;著名剧作家田汉、书画大家刘海粟与光福司徒庙里的千年古柏有着不解之缘,田汉曾赋诗:裂断腰身剩薄皮,新枝依旧翠云垂。司徒庙里精忠柏,暴雨飙风总不移。

光福寺

光福古镇以坐落在光福寺内的光福塔为圆心,光福塔是古镇的标志。

光福寺位于古镇龟山南麓下街,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寺内明代香樟冠盖如伞、满目苍翠,这里曾是高僧讲经授道之所。作为吴地最古老的寺院,它与寺前的宋代石桥、寺后山顶的光福塔以及院内的碑碣古刻等都已成为文物瑰宝。

矗立在寺后龟山之巅的光福塔,与周围景物相映衬,颇有“不在画中已入画”的意境。登塔眺望,远山峰峦连绵,东西崦湖交相辉映。

香雪海

清康熙帝曾先后三次到邓尉探梅;乾隆六次南巡,亦每次必到香雪海赏梅。两位皇帝在光福共写了19首诗,其中13首为咏梅诗。客到无人管迎送,送迎惟有古梅花。在光福“邓尉探梅”早已成为新年的一种习俗。望衡千万家,种梅如种谷,十里梅乡是如今真实情景的写照。香雪海数百亩梅林如今已形成“沿廓探梅”“登楼观梅”“入园品梅”“登高赏梅”四大美景。

掩映在香雪海中的闻梅轩和梅花亭,就像飘浮在茫茫雪海之上的玉宇琼阁。乾隆的诗碑就在梅花亭旁,游人在此可边品茗边赏梅。

清奇古怪

司徒庙位于光福镇西的涧廊村,清奇古怪是司徒庙内的四株两千年古柏。这四株古柏造型别致、姿态各异,虽经千年风霜雨雪,日曝雷击的侵袭,却依然遒劲壮观,堪称江南一绝。

传说乾隆帝下江南巡视来此,被这四株古柏大为吸引,分赐四柏“清”“奇”“古”“怪”之名号,有“清奇古怪画难状,风火雷霆劫不磨”之誉。清柏主干挺拔、茂如翠盖、直耸云天;奇柏雷击为二、皮连枝绿、朽而不枯;古柏纹理盘旋、古朴苍劲、貌衰枝壮;怪柏卧地三曲、游龙走蛟、满枝苍翠。如今的清奇古怪虽疮疤累累,却依然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尽显百折不挠的气概。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