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令行禁止,让公交车厢更“清”“静”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吕倩雯     2022-02-09 11:00 | |

禁止在车厢内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禁止在车厢内饮食(婴儿、病人除外);乘客应当自觉遵守有关公共卫生及其他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修订后的《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简称《乘坐规则》),于近日正式实施。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不少人在乘坐公交车中,会经常刷刷朋友圈、浏览视频等。然而,电子设备外放产生的“噪音”却会影响其他乘客,并被诟病不已。随着2020年12月1日,《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新增针对电子设备的“静音条款”颁布以来,人们对于公交“静音车厢”的呼声愈来愈高。虽然去年年初的时候,中运量71路公交车推出车厢文明“静音”公约,倡导市民乘客文明乘车。但公约毕竟只是一种柔性的倡议,广大乘客更希望有强制约束力的规定,《乘坐规则》的实施可谓正逢其时。

修订后的《乘坐规则》与2016年版本相比,在六个方面作出调整,除了静音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增加了乘客安全乘车、不得携带相关物品等方面的要求,着力营造清新和谐的乘车环境。

推动《乘坐规则》落到实处,除了要通过宣传、倡导、推广之外,也需要完善相关的劝阻与处罚机制。从《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实施的初期来看,虽然大多数人会戴上耳机,即使外放也会把音量调低,但时不时还是会遇到噪声问题,不少乘客“不太敢劝”,生怕产生冲突。一位乘客表示,曾经打过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服务监督热线,但等站台派人过来,被投诉人早已经到站下车,反倒是耽误了自己的上班时间。对此,轨交方面通过加强执法队员的巡视,对于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

相比轨交,公共车由于空间较小,可以发挥司乘人员与乘客进行“共治”。曾经有一位女乘客上车不戴口罩,司机提醒之后,不仅不理会,甚至面露不满:“我有口罩,但就是不戴!”见她这么固执、不讲理,一车厢乘客都站在司机这边来劝说她,最后这位女乘客只好戴上了口罩。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张流动名片。通过营造良好乘车环境“小空间”,可以助力书写好城市文明“大文章”,彰显出上海城市出行的软实力。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