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浦东现有18座保存较好的民国时期水泥桥,不过它们正在渐渐消失……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董纯蕾     作者:董纯蕾     编辑:钱文婷     2018-01-19 10:33 | |

1516327782(1)_meitu_1.jpg

图说:合庆镇春雷村华德桥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水泥,旧曾名“赛门德士”,上海人称之为“水门汀”。这个舶来品最早是从上海滩登陆中国的。上海至今仍保留着多座民国时期的水泥桥,尤其在浦东新区,至今较好地保存着18座建造于民国时期的早期水泥桥。上海多位老建筑爱好者,系统走访了这些大多处于“耄耋之年”、最年长的已逾“百岁”依然“健在”的岁月之桥。

  水泥桥是现代砼结构桥梁的发端,历经上百年的时光荡涤,在一片面积不大的土地上,能如此集中地留存众多早期水泥桥,很是难得。目前,其中仅个别桥梁列入了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更急人的是,其中有8座桥位于规划中的合庆镇南社区和川沙新镇北社区的范围内,不远的将来也许将面临动迁之虞。老建筑爱好者们建议,这些上了年纪的水泥桥需要更有章法的修缮与呵护,最好能成片保护,辟建浦东新区民国水泥桥风貌区,为这座城市留下一道别致的历史科技文化风景线。

浦东民国水泥桥大致分布点位,陈超峰制图.jpg

图说:浦东民国水泥桥大致分布点位 陈超峰制图


  保存现状

  据川沙县志记载,解放前浦东地区(原川沙县)一度拥有109座水泥桥之多。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摩登如今仅余十之一二,也大多因外形简朴、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或填埋等原因,几乎被人们“遗忘”。幸而上海市民中有越来越多能“慧眼识史”的有心人。经李东、陈超峰、陆琰、冯国鄞等老建筑爱好者的多次实地走访与详细史料搜证,目前在浦东新区境内发现18座保存较好的民国水泥桥,其中合庆镇10座(勤益村5座,大星村1座,华星村1座,营房村1座,建光村1座,春雷村1座);川沙新镇2座(湾镇村1座,储店村1座);高东镇2座(徐路村1座,珊黄村1座);祝桥镇共和村2座;唐镇小湾村1座;新场镇坦北村1座。

1516325821(1).jpg

图说:合庆镇勤益村邱家桥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冯国鄞告诉记者,从现存的民国水泥桥分布来看,大多集中于合庆镇(原蔡路镇)及其附近,尤以勤益村最多,组成了一个民国水泥桥群。冯国鄞可说是新民晚报的老朋友了,她是为蝴蝶瓦整理“家谱图”的女科学家(详见新民晚报2016年1月28日报道 http://xmwb.xinmin.cn/html/2016-01/28/content_11_1.htm ),也曾和李东等一起带领本报读者走进日渐稀少的上海本地老房子——绞圈房子(详见新民晚报2016年6月27日报道 http://xmwb.xinmin.cn/lab/html/2016-06/27/content_6_2.htm )。

1516326030(1).jpg

图说: 合庆镇 勤益村永安桥

  这18座水泥桥都至少有“八九十岁”了。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建于1916年的勤益村邱家桥,已过百岁,最“年轻”的建于1937年的合庆镇连氏水泥桥,也有81岁了。从外形看,它们中有些仅局部明显损坏。从实际功能看,大部分已废弃不用,只有少数仍担负着通行作用,有的甚至面临拆除或改建。“如合庆镇建光村的顾家桥,至今仍有汽车频繁通行,对桥体造成严重损害。”

1516326299(1).jpg

图说: 合庆镇 建光村顾家桥

  冯国鄞和同好们不禁担心,这些历经沧桑的老桥还能坚持多久?据了解,目前仅有新场坦北村兴隆桥列入了“三普”(即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文保名录,其它17座桥梁都处于无人日常维护的状态。“一旦消失,便无可挽回。”

1516326478(1).jpg

图说:新场坦北村兴隆桥

  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18座民国水泥桥中唯一入“三普”保护点的新场坦北村兴隆桥,也一度“生活”得很不好:深陷于野草、乱石、杂物的包围圈,四个桥护栏只剩下三个,桥面钢筋外露,桥堍六级台阶都被泥土埋没,右边河道甚至被附近企业填平。所幸的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与新场镇政府,听取了老建筑爱好者的呼吁,不仅对水泥桥进行了必要的整修,而且在桥堍旁立起了“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 新场坦直兴隆桥”的标牌,明确予以挂牌保护。

  然而,另一座“兴隆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位于高东镇珊黄村的兴隆万年桥,置身于一片废墟中,一半已被泥土所覆。老建筑爱好者们在桥身和桥脚上,找到了阴刻的桥名“兴隆万年桥”与建造时间“民国十有三年春”。值得一提的是,此桥桥座系水泥建造,桥面则由砖瓦和石块建造,如此“混血”的建材风格,在浦东现存18座民国水泥桥中仅此一家。只可惜,以目前这环境状况,来人不走到近前细看,压根辨认不出这是一座桥,其历史价值更是鲜有人知了。

1516326612(1).jpg

图说:高东镇珊黄村兴隆万年桥

  更让这些老建筑爱好者担心的是,民国水泥桥最集中的合庆镇、川沙新镇一带目前已有建设规划,连家桥、济川桥、永安桥、公济桥、邱家桥、文济桥、开济桥、赵家桥等8座桥,恰好都在规划中的合庆镇南社区和川沙新镇北社区的范围内。“再过不了多久,它们就要全体退出历史舞台了吗?”冯国鄞为此忧心忡忡,“保护早期水泥桥群,迫在眉睫。”

1516326794(1).jpg

图说:合庆镇大星村开济桥


1516326967(1).jpg

图说: 合庆镇 勤益村文济桥

  珍贵价值

  用“其貌不扬”来形容这些建于民国时期的水泥桥,也许并不过分。没有精美的装饰、壮观的规模,也没有奇特的形制。论建造年代,亦称不上“古桥”。或许正是这些原因,让这18座有故事的桥多年来“默默无闻”。“其实,建筑的历史价值,并不取决于‘多老’‘多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如是说。他告诉记者,如今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水泥桥,在当年,尤其是民国初期,可是以新材料新技术代表的身份出现的。与木桥、石桥等传统建造材料与技术相比,水泥桥俨然是“摩登新贵”了。“从石木到水泥,这是建桥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曹永康表示,从这18座民国水泥桥所在的地理位置而言,当年也并不是中心城区,可见上海的郊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虽然这些民国水泥桥建造于近代而非古代,但是见证了一种划时代的建造材料与技术的出现,是桥梁发展史中的重要实物,其历史价值之珍贵不容小觑。从建筑保护角度而言,综合其相互位置、保存现状等各种因素来考量,成片保护会是较好的选择。

  老建筑爱好者也在保护建议中分析说,自上海开埠以后,大量西方新技术新材料由上海传入中国,其中便包括水泥,它促进了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上海历来接受新生事物快又早,至清末民初,在浦东涌现出了以杨斯盛、顾兰州、赵增涛、康金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营造家,市区内大部分近代优秀建筑都由浦东籍营造商承建。他们发家之后不忘家乡建设,在浦东兴办学校、修桥铺路,所以才留下了这么多早期水泥桥。据考证, 1906年,杨斯盛引进国外技术,建成国内桥梁建筑史上第一座纯钢骨水泥构造桥梁——严家桥,地点就在今花木街道由由一村(原严桥镇)北首。可惜,此桥已于1990年坍塌。这18座保存至今的水泥桥,也证明当年的新工艺还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论如何,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在上海,除了浦东的民国水泥桥群,除了苏州河上公路桥和历史园林内的早期水泥桥,爱好者们在其他区县中还发现6座早期水泥桥:松江3座、青浦1座、静安1座、嘉定1座。其中,松江区的秀南桥、年丰人寿桥和知也桥都已列入“三普”文保点。而离市中心最近的,则是静安区的粤秀路二号桥。

1516327254(1).jpg

图说:松江秀南街秀南桥

1516327365(1).jpg

图说:静安区粤秀路二号桥

  放眼全国,像浦东如此集中保存下来的早期水泥桥群也不多见。“在浙江省湖州市,博成桥(1935年)、苏鲁桥(1935年)和长发桥(1925年)都已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如果上海也能把这一片浦东水泥桥群保护起来,建立历史风貌区,还可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北片连成一体,既留住了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又能带动这一带旅游业的发展。那该有多好!”

   细节之谜

  在探访、搜索、挖掘这些水泥桥及其背后故事的过程中,李东、陈超峰、陆琰、冯国鄞等老建筑爱好者还发现了不少耐人追寻的细节。比如,祝桥镇共和村5队顾兰洲祠西的济恒桥,建于1933年,是一座三跨东西向水泥桥。此桥面上三块石板上还刻有英文字。冯国鄞特地就此请教上海史专家薛理勇和上海租界史专家吴志伟。据专家分析,两块是公共租界地界碑,其中一块上所刻“A & D”即通和洋行,另一块上所刻“A. E. A.”即爱尔德洋行。还有一块则是工部局道路界石,上刻“M. C. R.”是Municipal Council Road的缩写,竖立在马路边,表示这是工部局的路,相当于“市政道路”。

1516327545(1).jpg

图说:祝桥镇共和村济恒桥

  公共租界地界碑与工部局道路界石,为什么会出现在浦东的水泥桥上?是旧料再利用,还是别有渊源,目前仍是个谜。可见,在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中,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细节。“如果桥不在了,这些历史记忆便荡然无存了。” 这群痴迷于老建筑、留恋这座城市所有记忆的人,反反复复同记者强调,“保护早期水泥桥群,迫在眉睫”,“要是能建立浦东新区民国水泥桥历史风貌区,该有多好”。

  新民晚报记者 董纯蕾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