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申城先锋 | 检察官姐姐乐为迷途少年“点灯”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作者:陆梓华     编辑:夏韵     2018-05-13 14:32 | |

图说:顾琤琮在为学生上法制安全课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摄

  莽撞的少年因为一时冲动打了架、犯了错、伤了人,甚至游走在犯罪边缘,除了严加惩治,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重新看到光芒?年幼的女孩遭遇了侵犯,谁来给他们撑起保护伞,让她们能够勇敢地为正义发声?

  在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有这样一名年轻的女检察官,用独创的涉案未成年人多元化矫治方案,为法槌注入柔情,让迷途的孩子重燃梦想;也通过长期在社区、学校的一次次奔走,将自我保护的种子植根在孩子内心。

  她就是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标兵顾琤琮,2017年,中国首批4个命名检察官办公室在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挂牌成立,顾琤琮是其中唯一一名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

图说:顾琤琮与孩子在一起 刘婷摄

  将柔情注入法理

  娇小的个头、清爽的马尾,虽然已经30出头,但如今的顾琤琮还是时常被孩子们叫做“检察官姐姐”。然而,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从小却有着一个英雄梦。她最爱武侠和足球,崇拜匡扶正义的侠客,也欣赏不轻易服输的斗士。高考那年,她将内心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化作了志愿表上的第一志愿——华东政法大学。大学毕业,又怀揣着对“头顶国徽,手持利剑”的憧憬,报考了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

  然而,想象中风风火火的检察官生活并没有如期而至,她被安排做了内勤,每天面对的是铺天盖地的文书卷宗,一做就是6年。“琐碎的工作中,可以实现价值。”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六年的积累,让她磨砺了心境,也开拓了思路。在完成手头工作之余,她主动提出协助检察官们办案,学百家之长,为自己将来独立办案打下坚实基础。

图说:顾琤琮是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 来源/浦东检察院供图(下同)

  2011年,她被派驻到青东农场区检察院从事驻监检察工作,两年间和近千名服刑人员开展谈话,其中不少是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她留意到,一些青少年罪犯在少年时期都曾有过行为偏差或罪错经历。一次,她和一名刚满18岁的男生谈话。“我就要用拳头告诉人家,谁也不许欺负我,不就是三年吗,出去我还是好汉!”人高马大的男生斜靠在椅子上,看上去漫不经心。正当顾琤琮准备结束谈话时,男生忽然抬头,瞄了她一眼,问了一句,“老师,我还有未来吗?”顾琤琮说,这句话,似乎一下击中了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一下打开了谈话双方的隔阂。那个下午,男生第一次和一个陌生人聊起了他破碎的家庭、在学校遭受的欺凌、对未来的惶恐。

  “曾经,我特别希望做国家公诉人,代表国家来惩戒罪犯。”顾琤琮说,这段经历让她认识到,敲下法槌的一刻,并不代表正义的实现,有效矫正罪犯,让他们不再危害社会,才是更重要的环节。 “未成年人检察官,更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保护者,做孩子们的国家监护人。”顾琤琮暗下决心。

   用引路替代惩戒

  在顾琤琮的脑海里,始终记着这样一个美好的画面——一天,她走过一个小区门口,忽然有几名男孩走过,又折了回来,对她鞠了一躬,并道了声,“检察官好!”

  男孩眉宇中的阳光,让她颇感欣慰。几年前,这个男孩曾经参与了一起聚众斗殴,起因不过是同学间的一些小冲突,但是热血冲昏头脑,二十几个男生很快打成一片,有的还拿来了器械。他们中,有好几个面临高考,一旦被起诉定罪,他们不仅将告别大学生活,还可能身陷囹圄,前途暗淡。

  每次遇到这样的案件,顾琤琮都唏嘘不已,也不愿看到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因为一时的冲动把人生搞得一塌糊涂。

  “宽容,但不纵容”,这成为她和同事们的办案准则。她指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仔细地核实多个角度的现场监控录像、梳理所有涉案人员的言辞证据,发现有7个男生在斗殴中没有持械,并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较小,且能够认罪悔罪。如果能依法对他们“附条件不起诉”,有助于他们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重新扬帆起航。对于涉案的6名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男生,她也没有“一放了之”,积极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顾琤琮和同事挨家挨户走访了每个涉案人的家庭,了解监护矫正环境,制定个性化矫正计划。

  虽然决定了附条件不起诉,但是,孩子回到社区、回到校园,如何走上正轨?从2014年起,顾琤琮和她的未检小伙伴们联合青少年事务社工,启动了一项“绿泥人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绿色代表青春、希望和生命力,泥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项目的宗旨就是帮助孩子们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矫正中找到正面成长的力量。”顾琤琮说。在“蒲公英的翅膀”“点亮心灵那盏灯”等主题活动中,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间的青少年以团队形式参与西点烘焙、素质拓展、划龙舟等项目,在交流中渐渐学会健康交往。“看起来相似的打架斗殴、寻衅滋事背后,其实深入下去,每一个孩子背后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要找准开锁的那把钥匙。”长期和顾琤琮团队合作的中致社区服务社社工陈丽丽说。

图说:顾琤琮是团市委“12355青春守护者计划”首批讲师团成员

  “有时候,我们故意把打架时候的‘冤家’分在一组,安排他们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顾琤琮笑言,别看有的孩子人高马大,但毕竟还只是孩子,“一笑泯恩仇”的情况,时有发生。2016年,“绿泥人”又推出子项目“追梦者”青少年艺术养成项目,用艺术之美荡涤并温暖迷途少年的心灵。

  当年打架斗殴的孩子中,有两人如愿考上了大学,其他几人也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这一案例获评上海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十佳案例”,“社区治理”的模式成为全市社会综合治理推广范本。

  为弱小找到依靠

  顾琤琮坦言,检察官每天都在面对世界最黑暗、丑陋的一面。除了将迷途少年拉回正轨,未检检察官另一重职责是为未成年被害人撑起保护伞。

  最令顾琤琮心痛的,莫过于那些遭受了性侵的年幼女孩。为了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顾琤琮团队和公安、法院等进行协调,让孩子尽量只接受一次讯问,采取“一站式取证”——问询室会被布置成家的环境,顾琤琮会给女孩带去棒棒糖、小玩偶等礼物,抱着孩子,慢慢打开孩子心扉,启发孩子在玩偶小熊的身上指出受伤的部位。虽然语气柔和,但有四个字顾琤琮却对女孩们说得坚定有力,那就是“你没有错”。“这是来自国家法律的态度,要让孩子感到关爱,要让她懂得可以向谁去求助。” 

  事后的补救,抵不过事前的预防。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顾琤琮从工作中挤出时间,加入公益服务和宣讲的队伍。她成了团市委“12355青春守护者计划”首批讲师团成员、浦东新区义务法治讲师团青少年组组长、央视“守护明天”节目主讲人。她把法律融入生活,研发孩子听得懂、记得住的法治课,在高检院、教育部“法治教育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担任活动首讲,她针对青春期未成年人研发的课程成为全国第一课。她积极拓宽工作触角,与团市委、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深入合作,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顾琤琮说,一个又一个少年的回归,一段又一段青春的成长,是比荣誉更珍贵的礼物——沉迷网络的孩子拿到了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冲动伤人的孩子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曾遭受网络诈骗的孩子学会了主动求助,一度迷失的孩子告诉她,将来自己也想做个检察官……那一刻,她感受到成为一名“点灯人”的无上喜悦。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