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丹丹看天气 | 下周闷热来袭 申城最高气温将升至34℃上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裘颖琼     2018-06-23 08:27 | |

VCG41471828937.jpg

图说:下周申城最高气温将升至34℃上下 来源/视觉中国

  梅雨带北抬,雨水重返申城,未来一周每天都有雨相伴。与此同时,下周将告别清凉,闷热感来袭,尤其是26日和27日,申城最高气温将升至34℃上下,可能要冲击高温线。

  下周日日有雨寻“齁湿”

  所谓梅雨,本质就是季风爆发,雨带向北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北部的一个进程,过程中雨带可能有南北摆动,也可能是减弱后再度建立,这也意味着进入梅雨期间并不一定是天天都有降水,因此,上周随着梅雨带的摆动,申城也曾有过短暂的几日晴朗天。但是,本周五开始,受梅雨带影响,雨水又开始频繁出现在本市,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未来六七天,申城每日都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不仅梅雨在天气舞台上颇为活跃,副热带高压也不甘示弱,急于表现自己。下周,随着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申城将处在副高的边缘,这也使得气温上升迅速,将告别本周“二”字开头的气温,每日最高气温都将集体迈入“三”字头,尤其是下周周中,气温甚至可能冲击高温线。气象专家提醒说,雨水使得空气湿度大,加上气温偏高,下周的日子可能有点“不好过”,体感“齁湿”,闷热感十足。由于湿度居高不下,许多人心血管、关节、皮肤等方面的“老毛病”可能会借着黄梅天重新发威,让人痛苦不堪,做好防范。

  梅雨季越来越“非典型”

  虽然雨水天天“纠缠”,但是脾气似乎变得爽气了。有市民说,今年的梅雨,要么不下,要么噼里啪啦一阵猛下。据气象专家介绍,2000年以来,申城的梅雨季就似乎告别了淅淅沥沥的绵长阴雨,进入了“非典型”时代,也就说,梅雨季的雨通常为过程性降雨,有时候还比较“暴力”,就比如,今年“开梅”首秀的那场雨,直接触响了雷电、暴雨、大风三个黄色预警信号,而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最新预报,未来七八天,申城的雨不是“阵雨”就是“雷雨”。

  此外,除了过程性强,分散性降水,也成为梅雨季的一大特点——在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中,“分散性阵雨或雷雨”这个词出现了5次。分散性降水究竟是什么?和另外一个常见预报词汇“局地降水”又有什么区别?局地也指局部地区,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局地降水”究竟范围多大,主要是突出某一个地区的降雨比较强。俗语里的“东边下雨西边晴”的“东边”就可以归为“局地”一类。而“分散性降水”和“局地降水”描述的空间分布不同,如果说“局地”指的是区域小范围的降水,那么“分散性”形容的则是不连续的、不成片的,也就是说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的降水。

  我国南方未入伏先热晕

  从全国范围来看,今明两天,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将被雨水笼罩,其中,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浙江等地有大雨。北方晴热不减,京津冀及山东等地高温将要卷土重来,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37~38℃,周日开始,江南、华南北部也会逐渐转为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如此“热情”使得人们感叹,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还没来,已经要被“热晕”。

  那么,今年“三伏天”何时来?21日18时7分,已经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里的“夏至”节气。“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三伏天”的长度。天文专家通报说,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三伏天”长达40天。“三伏天”长达40天,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入“末伏”,8月26日“出伏”。

  本报记者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