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工博会:创新材料从上海实验室孕育而出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叶薇     作者:叶薇     编辑:陆常青     2018-09-23 13:19 | |

来源/视觉中国

国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中国芯”取得重大突破;“嫦娥三号”超声电机、长征运载火箭、神舟飞船的监测部件;高压压气机叶片、涡轮盘、紧固件等各类航空发动机核心结构件制造……这背后都离不开先进材料的研制突破。

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核纯级氟化铍材料、高温高稳定压电陶瓷材料、新一代高温合金材料……这些“幕后英雄”名字有点拗口,但各个本领非凡。

新材料,是上海市锚定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战略领域的重要基础。本届工博会新材料展展览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同比增长12.36%;参展企业超过200家,同比增长22%,一大批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的关键材料、能够替代进口的核心材料和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前沿材料精彩亮相。

跨国巨头:中国团队服务全球

集成了各种传感器的新型电线杆,不仅重量轻、防水绝缘,还能抗击台风。工博会上,化工巨头巴斯夫带来了复合材料电线杆,它对电子信号的阻隔率很低,配合内心中空的结构,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电子设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安装位置。

有了这种新型电线杆,带着电子手环的儿童或宠物如果走失,会瞬间被电线杆中的电子器件定位,而无须调用有死角有滞后性的视频监控信号;而带有电子射频装置的车辆,在路上行驶时,位置、速度等随时被电线杆中的近场通讯设备捕获,可以自动实时提供精确的道路拥堵信息,而无需借助中央控制室消耗大量的人力提供分析数据;电线杆周围的生活设施都能受益于电线杆中的智能终端,为酒店提供Wifi信号,为餐厅提供空坐或排队信息推送,为商店发布打折促销广告……电线杆这种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且无处不在的不起眼装置,插上了新材料的翅膀后,就能飞翔在通往智慧城市的道路上。 

 “我们从新材料展一开始就来参展了,今年是第四年。参加工博会既是行业间的一个交流,也是展示一家跨国公司针对国内市场的一些探索。复合材料电线杆是由位于上海浦东的巴斯夫亚太创新园的工程师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研制出来的创新产品。在上海的实验室反复打磨了很久。负责开发这个产品的新材料部门,目前是巴斯夫设立在上海、服务全球的部门。”对巴斯夫中国企业事务部营销传播高级经理茅昱来说,参展工博会受益匪浅。“我们希望所有的参观者都能明白化学是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要提升生活质量,化学科技非常重要,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本土企业,自主研发打破垄断

在新材料展区,上海企业精品频出。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材料,打破国外垄断,使国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中国芯”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的核纯级氟化铍材料,是我国第四代核反应堆冷却剂和氚增殖剂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出口德国、日本等,已在国际上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市场份额;特一(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芳纶蜂窝材料让“小蜂窝”成飞机的“减重专家”,比强度和比模量指标均高于传统铝合金材料,减重效果提高30%;上海绪光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石墨烯导电织物及导电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透气性、抗菌性能和可机洗性,是大健康运动心率测试设备中的核心传感部件和电信号传输带……

作为国内新材料产业交流对接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历届新材料展的配套活动都聚焦新材料最新成果和热点领域产业化发展趋势,吸引了大量生产单位、科研团队、下游应用龙头企业参与探讨。这些参展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通过参展工博会,扩大知名度,增进上下游了解,迅速成长。

“在工博会上,我们看到了石墨烯产业的飞速发展。工博会平台,是我们展示、提升知名度的大舞台,也让我们有了更多产学研合作的机会。”上海利物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参展负责人周瑜珠介绍说,本届工博会新材料展上,利物盛带来了一系列石墨烯产品,公司与东华大学新材料研发团队合作孵化的绪光纤维材料公司也带来了最新的心率传感服装。

精心培育,打造新材料产业品牌

“十三五”以来,上海市新材料产业保持稳步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数达547家。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新材料总产值达1285.61亿元,占本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的25.4%。

新材料产业展2015年开始作为中国工博会旗下专业展之一,与其他专业展同期举行,依托工博会这个大平台,展示新材料产业最新发展趋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互动。“首届新材料展只有3000平米,办了四届,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届的参展企业都是20%以上的增长,行业发展离不开材料的创新突破。政府就是要通过工博会平台,把应用方和供应方紧密联系起来,把整个产业链打通。”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吴金城介绍说。

据上海市经信委介绍,下一步将细分“前沿材料、关键材料、基础材料”三大方向,各有侧重分类施策;支持材料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研发转化功能平台、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等四大技术平台建设,强化新材料成果转化能力;让更多创新材料从上海实验室孕育而生,为集成电路、汽车、航空、高端装备等产业实现重要配套。

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