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3天“搞定”背后是宇泰景苑居委好几个月的精细准备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金旻矣     作者:金旻矣     编辑:任天宝     2019-05-30 17:24 | |

downLoad-20190530171605.jpg

图说:宇泰小区居民开始尝试垃圾分类投放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摄(下同)

  第一天,拎着两袋垃圾,站在垃圾桶前犹犹豫豫;第二天,对“怎么分”有自信,但湿垃圾“除袋”还需帮忙;第三天,准确投放、主动除袋,还不忘对志愿者道声谢……宇泰景苑,是虹口区嘉兴路街道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3月1日起,这里的居民只用了3天,就习惯了这件“每天要做的麻烦事”。

  他们有什么秘诀?本报记者蹲点小区发现,看似轻松的“3天”背后,是长达数月的反复调研、精心准备和坚持固守。

downLoad-20190530171621.jpg

  “三件套”入户

  战役,始于2018年底。当时,虹叶居委开展调研,分析实行垃圾分类的难点,邀请党小组长、楼组长、业委会、物业经理、保洁员一同研究如何推进,并确定撤桶数量及点位。

  今年春节刚过,371户宇泰居民的家门陆续被敲响。“小区要实行垃圾分类了,你愿做志愿者吗?”居委干部送上“三件套”入户包——一本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一个冰箱贴和一只挂壁式垃圾袋支架。手册由志愿者手绘,冰箱贴上印着自编的分类口诀和分类搜索二维码,垃圾袋支架看着就很实用。“以前发过桶,但居民都说两个桶太占地方。我家正好在用这种支架,就在网上找商家定制了一批。”虹叶居委会书记王静华告诉记者,家里湿垃圾“产量”并不大,橱柜门上夹个塑料袋,湿垃圾就能很方便地“撸”进袋子里。

  除了“三件套”,还有一系列活动在小区展开。启动仪式充满“仪式感”,“快闪集市”吸引居民,横幅、海报、撤桶通知牌、分类指示牌悉数“上岗”……

  这些“热身动作”让大家意识到:垃圾分类,真的要开始了!

  志愿者“上岗”

  3月1日,小区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原本10组垃圾桶,被撤了7组,只留3个临时投放点和1个24小时投放的垃圾箱房。

  “第一天,居民分得并不熟练,难免有些小错误。志愿者挨个检查,耐心教导。第二天,大部分居民都能做到分开扔,但‘湿垃圾除袋’还要靠志愿者。到了第三天,很多居民都能自己将湿垃圾倒进桶,并将塑料袋扔到干垃圾桶里。”王静华回忆。

  居民们如此配合,有一支“老年礼仪队”功不可没。早上7时30分,记者来到小区,3组临时垃圾桶边已有志愿者“上岗”,火钳、手套、绿背心全副武装。小区舞蹈队队长耿艺华站在11号楼下,看到来丢垃圾的邻居就热情招呼:“侬好,垃圾分得对?”“对额对额,侬看,清清爽爽。”没人丢垃圾时,耿阿姨就拿着火钳把花坛里的垃圾捡干净,把分类指示牌擦得铮亮。专门配给志愿者的椅子,她不愿坐,“太难看,不像做事体的样子”。

  66岁志愿者段珍琤的经验是:“看到推自行车的,我会接过垃圾帮他们扔。如果你迎上去,居民就会觉得你是认真在监督。”

  对大家的付出,王静华很感激:“现在‘绿精灵’团队已有40多位志愿者。这些阿姨爷叔就像礼仪小姐——人来了‘侬好’;垃圾分好扔‘谢谢噢’;人走了‘再会’。居民们看他们忙过意不去,连连说‘你们辛苦了’,气氛一直很好。”

  湿垃圾变“宝”

  讲环保太“大”,讲后代太“远”,要让居民心甘情愿做好分类,最好让他们亲眼看到垃圾分类的好处。在宇泰,停车位增加、垃圾臭味减少、湿垃圾自制肥料种花、楼道堆物减少就是居民享受到的最新生活“福利”。

  记者在小区里兜一圈发现,每幢楼外原来放垃圾桶的地方,都换上了迷你小花架,阵阵花香让人心情舒爽。不仅如此,原本被垃圾桶“占据”的空地,巧妙利用后还多出几个车位。就算是临时点位,每天也只有7:30-9:30和18:00-20:00会放垃圾桶,桶拉走后,也可供居民停车。

  利用湿垃圾自制堆肥也深受欢迎。小区居民“花仙子俱乐部”,这天正值活动日。他们将早上从湿垃圾桶中收集的菜叶果皮、蚕豆壳等倒进两个堆肥桶中,再拌入垫料。等待一两个月,这些湿垃圾就会成为肥料。“现在连周边小区的居民都会来挖一些。”上海濯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春说。另外,花园里还放置酵素桶,开辟了“一米菜园”种蔬果,同样吸引不少居民加入。

  智能回收机器“小黄狗”入驻,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减少楼道堆物。王静华说,以前居民习惯将报纸、杂志、纸板箱等可回收物积攒到一定数量再叫师傅上门回收,平时就堆放在楼道、电表间或水表间里,安全隐患不小。自从3月装上“小黄狗”,大家手机上都多了个回收APP,随时可以投放玻璃瓶、废纸、废塑料等,“连老人都用得很溜”。

  “八步法”推进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宇泰景苑是2003年建成的商品房小区,选择这里作为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是因为小区户数不多、居民素质较高、楼里也没有楼层桶。在绿境邻服务社“八步法”的指导下,小区经过宣传、点位改造、居民沟通、“三驾马车”开会、组建志愿者团队等步骤,目前分类投放参与率与分类准确率均保持在95%以上。湿垃圾从无到有,现在每天三四桶,已超过每250户日产一桶的标准。

  宇泰“一炮打响”之后,“三件套”入户包、志愿者团队等经验已被推广到其他小区。目前,嘉兴路街道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全区域覆盖目标,在84个小区设立97处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点位,辐射居民3.2万多户。湿垃圾分拣日均125桶,同比增长45%。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记者手记

  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大道理人人都懂,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然而,在居民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光讲大道理不一定行得通,让大家真真切切看到垃圾分类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才是叩开心门、转变观念的“金钥匙”。

  采访中,记者发现,宇泰景苑的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很聪明,在与居民沟通时,特别擅长用“小变化”来阐述“大道理”。而垃圾分类也确实让宇泰景苑变得更宜居:车位增加了,楼道堆物减少了,环境更整洁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

  每天几分钟的举手之劳,就能让社区越变越可爱。具备如此魅力的垃圾分类,才是真正让居民争相效仿的“新时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