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一体化发展中“同船远航”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裘正义     作者:裘正义     编辑:任天宝     2019-06-13 14:07 | |

图说:全国晚报总编增强“四力”大型采访活动 新民晚报记者 裘正义 摄(下同)

  “不是在上海,就是在去上海的路上”,熹微晨光中高铁嘉兴南站月台,两个招商者的身影,行色匆匆……

  初夏的禾城已渐闷热,全国晚报总编增强“四力”大型采访活动两天的密集采访,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记者们都有点吃不消。车行途中,嘉兴日报报业集团的同行仍然不肯放过宣传嘉兴、宣传嘉报的机会,在一位帅小伙的强烈推荐下,记者关注了“嘉视觉”微信公号,当打开影像报告《双城记——聚焦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时,这一画面和稍带夸张的标题,令人印象深刻。

  市政府的官网上这样介绍嘉兴:嘉兴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紧密连接长三角各地,乘坐高铁20多分钟就能抵达上海虹桥枢纽,距离浦东、虹桥等国际机场仅1小时左右车程,沪乍杭及通苏嘉甬铁路建成后,嘉兴与周边四大机场链接,空铁联动将有更大发展。作为来自近邻上海的媒体记者,来到南湖之畔,尤其关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嘉沪双城近年来又有哪些密切互动的元素。

图说:世外桃源最美村庄 王祥里

  环境联治

  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东,远远就看到一面白墙上写着两行大字:“世外桃源最美村庄 王祥里”。王祥里是徐志摩的祖居地,白墙黛瓦,花红柳绿,红色的塑胶布道与碧绿的生态河道环绕四周,正是一派江南水乡诗情画意。莲花池、伯通桥、桃花岛、村史馆、乡音阁,一步一景;妇女微家、文化礼堂、灼华民宿、农家乐、拓展营地,目不暇接。在村里的大食堂,记者碰到几位自驾游上海客人,他们喜滋滋地说,到这里半个多小时车程,空气清新环境好,农家土菜“鲜得来掉眉毛”!

  多年前可不是这样,家庭生猪养殖是这一带农民的主业,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病死的猪被村民抛弃在水沟河道中。2013年初,终于酿成了轰动一时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让嘉兴与上海有了一个并不美好的关联。南湖区政府痛下决心整治环境,大力推进生猪退养,2017、18两年王祥里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如今已成为接待游客超15万人的浙江省3A级景区。

  最近召开的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建设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如今的嘉兴,三类及以上水质比例达41%,空气质量优良率82.9%,吸引了大批上海游客和置业者,“长三角绿心”的魅力不断展现。

  文化共融

  得名于嘉兴南湖乡马家浜遗址的马家浜文化,已有7000年的历史,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而上海青浦首先发现的崧泽文化正是其后继者,两地文化渊源深远。嘉兴文化名人辈出,近现代徐志摩、沈钧儒、丰子恺、茅盾,生长于嘉兴,又长期在上海生活工作。从上海石库门到南湖红船的红色文化,更是将两地的文化联系推向高峰。

  在城西秀洲区,区委宣传部部长杨琳琳热情邀请我们“有机会来看看秀洲的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秀洲农民画色彩斑斓,图案生动质朴,题材富有乡土气息。而临近的上海,同样有一个全国闻名的画乡。金山农民画与秀洲农民画,恰似民间艺术的并蒂莲,在沪嘉两地盛开。

  嘉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程恩光说:沪嘉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像嘉兴与上海金山区“金声嘉韵”戏曲曲艺汇演已成为常设文艺品牌项目。

  文化的共融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在“最美田园小镇”世合理想大地,登台表演的双语学校孩子介绍自己二年级从上海转学来的;在售楼处,来自上海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是第二次来看房了,这里环境优美,生活习性相同,对楼盘“静安里”这个名字犹感亲切,而与她有工作联系的平湖张江科技创新区,也有一条虹桥路。

  经济协同

  位于主城区的嘉兴经济技术开放区创建于1992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开发区增加了新动能,与沪杭同城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志华介绍,嘉兴与上海,一个具有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一个具有强大的创新磁场,一个制造业基础扎实,一个现代服务业发达,地缘相近产业互补,去年以来沪嘉两地举办对接交流座谈会、各类推介会均达数百场,几乎每天两地都有交流活动。

  南湖区与上海合作平台增至17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3个,联合杨浦区发起成立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上海大学(浙江·嘉兴)产业研究院落户于嘉兴科技城。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则在秀洲国家高新区创建。在周边,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上海自贸区(嘉善)项目协作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创新园接连落地;在上海,杨浦区长阳创新科技园嘉兴南湖(上海)创新创业中心,大虹桥沪(嘉)善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2017年,嘉兴全市引进上海科技创新载体18家,与上海签约科技项目154个,引进上海高层次人才317人。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地”输出充沛的人力资源。正可谓接轨上海竞相发力,风生水起。

  除了区位优势和较低的商务成本,南湖区在全国首推行业许可“一证化”,引领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28个部门全部服务事项“一门式”、企业群众办事“一窗式”,建立全国首个跨省政务服务一地可办模式——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助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记者不由想起“双城记”的卷首语标题:上海嘉兴,同船远航。

  新民晚报记者 裘正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