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崇明东滩:“智斗”互花米草 保护湿地生态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硕     作者:杨硕     编辑:蔡骏     2021-04-22 09:20 | |

008.JPG

图说:崇明东滩湿地互花迷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示范区航拍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越来越多的鸟儿正在把上海当成永久的家。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披露的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区域范围内已累计记录到野生鸟类506种,涵盖22目79科,其种类之多,已经占到全国鸟种数的约1/3。其中,过去一年,共有70万只次候鸟迁徙路过上海,或在此越冬。刚刚过去的冬季,由于北方寒潮等原因,约有12万只鸟类在上海越冬,这其中又以崇明东滩、横沙东滩和南汇东滩的越冬水鸟最为集中,数量占比超过90%。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近年来,上海对于鸟类基地修复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正在显现成效。比如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互花米草工程。在经历一番“人草大战”之后,约24平方公里的修复区域内,每年都能吸引几十万只鸟儿前来生活。

   鸟类栖息“圣地”也曾遇到麻烦

   四月份的东滩湿地,尚未完全褪去黄色外表的芦苇随风摇曳,成群结队的鸟类或在水上悠闲觅食,或展翅齐飞于空中。随着近些年东滩湿地生态的进一步治理,包括小天鹅、黑脸琵鹭、无数的鸻鹬、无数的雁鸭……越来越多的鸟儿开始回归,他们与大自然实时地勾勒出一幅和谐的画卷。

img_1928.jpg

图说:东滩湿地黑腹滨鹬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是我国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态敏感区,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迁徙候鸟种群的生命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长江水系和东海近岸水生生物的重要洄游通道和繁育场所。

   据介绍,总面积为241.5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每年有近300种候鸟在那里栖息或过境。

   “崇明东滩是候鸟迁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处加油站。”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候鸟,每年都会来崇明获取食物,恢复体力后再次启程。比如大滨鹬,春天迁徙离开澳大利亚的时候,体重250克左右,在5000公里的飞行过程中,体重会减少一半。到达崇明东滩的时候,体重只有100克左右,迫切需要东滩这样一处栖息地进行休息和补充能量,这样才能继续向北方迁徙。

   不过,这个鸟类栖息的“圣地”也曾遭遇过巨大的危机,几年中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一番研究后,工作人员发现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导致水鸟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img_1927.jpg

图说:东滩湿地的黑脸琵鹭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危机其实来自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入侵通过竞争取代的方式严重威胁土著种海三棱藨草和芦苇,海三棱藨草的种子、球茎与幼苗是长江口候鸟重要的食物来源,互花米草的入侵会影响到鸟类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面积,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退化。”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傅小生告诉记者。

   鸟类齐齐回归

   为治理互花米草,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绿化局、崇明区政府等通力合作,数年前,总投资11.6亿元的东滩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规模最大的以控制外来物种,修复、恢复迁徙水鸟栖息地功能为主要目标的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互花米草生态控制、鸟类栖息地优化和科研监测基础设施等三大部分内容。”傅小生表示,在互花米草控制与治理过程中,东滩方面遵循“围、割、淹、晒、种、调”六字方针,成功灭除了项目实施区域22841亩互花米草,灭除率达95%以上,彻底扭转了互花米草在崇明东滩大肆扩张蔓延的严峻态势。与此同时,经人工种植和自然恢复,东滩土著物种芦苇、海三棱藨草等逐步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并趋于稳定。

   傅小生表示,随着东滩保护区保护措施的加强,东滩地区的水鸟数量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增加。最为典型的代表:一是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从2017年起,每年在保护区内越冬的小天鹅数量在稳步上升,2017年仅记录到55只小天鹅在保护区内越冬,而刚刚过去的2020冬季则记录到了623只小天鹅在保护区内越冬;另一典型代表是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从2018年起在保护区范围内开展繁殖的数量逐年上升,2018年夏季首次记录到58个黑嘴鸥的巢,2020年夏季则记录到158巢。

   目前,通过数年的建设,崇明东滩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不仅解决了外来物种入侵威胁问题,也为岛内及上海其他区域的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和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治理后的区域逐渐成为鸟类的聚集地,并且种群数量持续稳定增长,为上海城市发展以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了近4万亩的优质自然生态空间,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稀缺的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了世界级生态岛内的人居环境改善,使崇明乃至上海的生态环境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新民晚报记者 杨硕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