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今日宜川九里亭金杨家园 白鹤天地 漕河泾 金罗店香花桥春申家园安亭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教育频道 > 正文

守护一方校园救护安全净土

      多年来,上海市教委与市红十字会密切合作,以学校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在弘扬红十字精神,为青少年参与救灾、救护、救助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等方面,搭建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推进应急救护  加强合作交流

  近年来,上海在中小学校开展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区和基层学校在做好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时,还会同市有关部门继续办好中小学生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展示活动,以赛促学。

  上海还继续加强各区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的建设和功能发挥,进一步落实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现场初级急救东方绿舟培训基地高一新生的培训质量,努力提高师生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培训的覆盖面,并持续加强学校应急救护师资培训以及教研活动,积极推进高校救护员培训和救护队建设,举办高校应急救护比赛。指导高校红十字会结合军训、新生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开展集中性的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今年暑假期间,上海将继续组织开展中日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增进国际间交流。选派高校红十字青年骨干参加全国红十字青年骨干训练营。组织部分区红十字会、教育局、中小学校相关学校红十字工作人员赴外省市学习交流,加强地区间青少年合作。

  弘扬红十字精神  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今年,上海举办了第八届“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文化节”,鼓励广大红十字师生会员积极参与,不断拓展红十字文化在校园的宣传载体和渠道,扶植校园红十字文化品牌建立与成熟。

  据了解,市红十字会将聚焦青少年意外伤害频发的社会问题,整合救护培训基地、东方绿舟教育培训基地等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场所,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健康教育,以道路安全教育、应急救护培训和逃生避险演练等为项目主要内容。红十字青少年文化节期间,还举行了“吟诵中华,红十字朗读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朗读作品征集”活动,为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搭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的实践平台。同时,“红十字青少年主题文化活动征集”活动也在沪上校园中开展,以增强红十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力度。

  在大学校园,上海加强高校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开展专业、能力、拓展等相关培训。建立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社区红十字工作的资源共享;加强“高校红十字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效果,组织开展世界自闭症日等集中活动;促进高校红十字“携手人道”志愿服务项目与红十字品牌业务的融合,鼓励高校红十字志愿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百姓。探索开展高校红十字志愿服务评价工作,推进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加强常态管理  提升理解认同

  2017年,以上海市红十字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及群团改革为契机,以国务院,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两个“意见”为指导,学校红十字工作将着重战略谋划、整合各方资源,继续以红十字知识传播和应急救护普及为核心,以志愿服务和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上海市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全面发展。

  在加强常态化管理方面,上海坚持以区红十字青少年季度例会、高校红十字会片区工作交流学习等制度,推进学校红十字重点工作。着重加强高校和区工作联动机制的深化,以及区域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大力推进《上海市学校红十字工作评估指标》的实施和应用,不断完善学校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沪上各区重视做好红十字精神理念的传播,指导学校红十字会做好会员发展、会费管理等工作,按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积极发挥学校理事会的作用。

  同时,上海鼓励和支持基层红十字组织创新传播形式,努力提升红十字运动历史知识和国际人道法学习传播的有效覆盖。开展人道法师资培训、教学观摩和研讨交流活动,积极探索以第二课堂为传播阵地的教学途径。在部分高校中培训一批人道法同伴教育师资,并依托他们开展“大手牵小手”进中学活动;在部分中学试点开展中学生人道知识辩论赛。今年将继续举办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调整赛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覆盖面和效果;完善比赛赛制、评审组成和奖项设置等,提升比赛的公平性和学生满意度。

  师资培训

  规范化培训提升教师急救本领

  受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杉达学院依托教育学(卫生教育方向)专业的师资和教学条件,于2016年底举办了“上海市首届学校卫生保健骨干人员在职规范化培训”,全市16个行政区的119名在职卫生保健人员获得了结业证书和基础生命支持证书。

  为满足学校卫生工作职能及其对应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学校教育学(卫生教育方向)专业组建了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团队、“上海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管理团队、“台湾师范大学”健康教育教学团队,开展了符合教师需求、贴近岗位的培训内容,注重以岗位导向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职业环境为背景,穿插情境模拟实训演练,将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效结合。

  在为期两个半月的培训中,学员们获得了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和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经历了论坛讲座、微格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训演练等培训环节。学习期满,学员们参加了理论考试、微课展示、急救培训和考试。他们顺利获得了结业证书,还获得了由美国心脏协会颁发的基础生命支持证书,在遇到学校突发事件时可以持证施救。

  在培训效果测评中,学员们普遍认为通过此次培训开拓了思路与眼界,提升了岗位工作能力。学员们对于培训内容、组织安排等给予了较高评价: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提升,并且对于学校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他们非常感谢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工作中,努力使自己学校成为健康促进学校。

  据悉,上海市教委将依托市级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研训基地,探索建立学校卫生保健研训长效工作机制,将急救知识和技能纳入培训和考核内容,让更多的学校卫生保健教师接受专业的急救培训。

  校园演练

  徐汇区  防灾与科技共推广 知识与技能共提高

  为增强师生和居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徐汇区在园南中学举行了“园南杯”防震减灾区级科技竞赛。上海市地震局、徐汇区科协、区红十字会、区教育局以及长桥街道各级领导,上海市城市搜救队队员以及来自园南新村、中海瀛台的社区居民代表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园南中学作为上海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校,十余年来致力于面向师生和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自救互救技能推广。活动现场,园南中学的学生代表演绎了防震减灾逃生自救互救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来自上海市城市搜救队的队员们则从专业的角度为现场观众演示并讲解防震减灾逃生自救的知识。

  来自区域内26所兄弟学校近20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防震减灾知识闯关”、 “急救包扎 创伤救护”、“桥梁结构制作承重比赛”、“陆地搜救机器人创意设计”、“OM亲子擂台赛纸质拱桥制作”五项科技竞赛系列活动。

  “急救包扎 创伤救护”比赛,秉承前几届的比赛内容和方式,并加以创新。此次急救包扎比赛要求学生不但会动手包扎伤口,还要学会针对不同伤情采取相应的材料以及包扎方式。

  “桥梁结构承重”是上海市“未来工程师”大赛的传统比赛项目,也是区级选拔赛。各校参赛选手绞尽脑汁,有的设计成梯形,有的设计成弧形,有的设计成“人”字型,有的在梯形的基础上再与拱形组合,学生们激动万分,不仅在这里交流技艺,也为自己搭建成功之路。

  “陆地搜救机器人创意设计”比赛中,选手将自创的机器人在5分钟内依次将障碍物推倒,就犹如在发生灾难后,要及时地将受伤人员救出。小小电动机器人带着选手们步入技术学堂,从拧螺丝开始,踏踏实实做,充分理解引人入胜的技术世界的诞生,感悟技术的魅力。

  每年一届的“园南杯”科技竞赛活动,促进各校科技爱好者在比赛中对知识与技能的角逐,享受交流和学习的快乐,同时也促进师生对“智慧减灾”有更深层的感悟。

  上实东校  抓住“黄金四分钟” 与时间争夺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当心脏骤停意外发生时,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只有短短4分钟左右,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四分钟” ,每失去1分钟,成功救活机率就会下降10%,救护车通常很难在这个时间内赶到。因此,救助者应该在黄金时间里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术(CPR)和AED除颤帮助遭遇紧急情况无意识无反应的人。那么会有极大的几率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2017年5月8日,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特邀第一反应急救青少年培训导师的32位志愿者,进行了一场“急救知识进校园暨急救技能培训活动”。导师们来到各班教室,为学校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十八个班级、八百多名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急救基础课程。

  此次授课主要讲解学习生存链的构建:①现场取证、②确认环境安全、③呼救、④CPR(心肺复苏)、⑤AED(自动体外除颤仪)、⑥救护车到达、⑦医院进一步处理。了解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体验心肺复苏急救动作,学生们课上积极发言,每个学生都现场学习演示CPR动作。课后测试合格者现场颁发“急救小先锋”证书,通过急救课程,孩子们知道遇到意外发生时,如何正确处置。课程受到了孩子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据介绍,学校还将继续分批多次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掌握自救互救生存技能。一旦遭遇突发意外时,学生可以有所准备,让生命不再留有遗憾。

      奉贤区  加强演练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在2017年5月12日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奉贤区教育系统在青村中学举行了2017年奉贤区中小学“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活动分为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和现场展示三个议程。

  三场防灾减灾主题教育课以预防为根本,增强了师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上海市地震震害防御中心副研究员吕恒俭教授为观摩师生作了《科学震时避险》知识讲座。吕教授在讲座中,从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等三方面为同学们讲解了常见的应急避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呼吁同学们平时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牢记心头,有备无患。王洁老师开设了题为《面对灾难,你准备好了吗》的班会课,通过小组探究和场景模拟的形式,让同学们掌握了应对地震、火灾、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方法和逃生避险技能。王连明老师依托地震体验馆,创设互动体验情景,在模拟地震的实景中,学生掌握了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消防队员指导学生学习各种逃生结的打法 ,孩子们在模拟逼真的互动教学中,学习到了有效的逃生自救技能。

  演练部分分为三个科目:车辆遇险逃生、防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展示。随着警报声响起,全体师生在总指挥夏晶晶校长的指令下,车辆遇险逃生演练和防震紧急疏散演练按学校演练要求有序进行。学校红十字救护队迅即搭建帐篷,联合消防队员救援受困学生,志愿者对受伤学生进行了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科目的演练展示。

  浦东新区  海姆立克急救进校园

  今年,上海发生了小学生午餐中因噎致死的不幸事件。得知消息后,浦东新区教育局团委第一时间联合浦东新区医务工会,就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教师的急救意识,共同策划开展了“青年智慧讲堂”——海姆立克急救培训课程进校园主题活动。

  本次“青年智慧讲堂”作为教育局团委“五四”系列活动之一,不仅得到了全区学校教工团组织的积极响应,也受到了全区中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教育局团委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后,30余所学校第一时间内报名参与此次活动。

  为了医务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驻校园,普及急救方法,教育局团委积极配合课程设置,协调校方落实培训场地、培训时间,部分学校还调配了转播设备,授课内容向全体师生实况转播。

  为扩大本次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教育局团委综合考虑学段、区域等因素后,最终确定了20所学校作为首批参与本次培训的学校,并将本次培训纳入教育局团委本年度青年成长导航项目,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养。医护人员和青年教师们共同筑建起生命的守护屏障。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记者“尝鲜”新一代中国标准高铁列车 “复兴号”:手机充电不愁啦! 2017-06-26 12:34
聚合
生活在上海 生活在上海

这里,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上海人,有来自国内各地的新上海人,有不远万... [详情]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汽车遥控钥匙作为连接车主与爱车之间的重要工具,无论实用性还是设计...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