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法谭 > 正文

祖孙三代扎根基层服务一方百姓 69年从警路见证新中国发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云     作者:孙云     编辑:黄佳琪     2019-09-04 08:42 | |

从警10年的郭晨是松江公安分局车墩派出所社区民警。在他的家庭相册里,有三张照片被叠放在一起,分别是1950年从警的爷爷郭海、1992年从警的父亲郭永利和2010年从警的他身穿制服拍的照片,照片中的他们风华正茂、英俊挺拔,身上的制式警服从亮白色到橄榄绿,再到藏青色,颜色变化中可窥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公安事业的发展变化。现在,郭永利还在吉林公安战线工作,郭晨则在车墩派出所扎根基层,服务一方百姓。郭晨说,这三张照片是家里的“传家宝”,他会珍藏一辈子,也会把警察世家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1950年爷爷志愿来到艰苦的监所阵地

对于这个“警三代”家庭来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从警的爷爷郭海就是基石和标杆。1950年,吉林省监狱所在地区是一个省级贫困地区,条件艰苦,交通极为不便,喝水基本靠挑,饭菜全得民警自己种。年轻的郭海怀着崇高理想,毅然报名来到偏远的监所阵地,把根扎在那里,一守就是一辈子。在监所民警的岗位上干了32年,退休后的爷爷还经常跟郭晨说起工作中的故事——白天锄禾,晚上执笔,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与群众一起农耕是他最津津乐道的事。

图说:爷爷郭海。受访者供图

1998年父亲在抗洪一线奋战三天三夜

父亲的背影总是指引着孩子的方向。1992年,郭晨的父亲郭永利也成为吉林省公安局四方坨子公安分局的一名基层民警,干过刑队,也管过治安。在郭晨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特别敬业的警察。

图说:父亲郭永利。受访者供图

1998年,东北嫩江流域爆发特大洪灾,四方坨子地区一片汪洋,全线被淹。当地民警和部队火速集结,开赴抗洪抢险第一线。郭永利在第一线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等到洪水完全退去才回到家里,整个人疲惫不堪,瘦了一圈,身子骨在警服里显得十分单薄。那天晚上,郭永利向家里人讲起救灾前线的事,没有说过一句累,反而在说到中午与武警、同事们席地而坐就着咸菜啃着馒头时,他却笑了。

当时还年幼的郭晨不明白咸菜加馒头有什么好吃的,然而,当他自己也在2010年成为一名警察,当他和警组兄弟奋战多日侦破大案后走出派出所时,他也体会到了父亲当年的心情,情不自禁地笑了。

2010年儿子成为车墩镇“网红民警”

或许是血液里流淌着警察的因子,郭晨刚到派出所一年后,就成了小有名气的办案能手。有一次,郭晨驾车执行抓捕贩毒嫌疑人的任务。当车慢慢驶近毒贩车辆时,狡猾的嫌疑人似乎察觉到了某种“不安”,突然驾车横撞过来,将郭晨驾驶的车从路中间撞到了路边。没等对方车辆再次起步,郭晨迅速反应,掉转车头,直接拦在嫌疑人的车前,强行逼停对方的车辆。嫌疑人哪会束手就擒,下车疯狂反扑。经过一番激烈搏斗,郭晨果断抓住时机,在战友的配合下,最终将其制服,并当场缴获冰毒400余克。直到事后,郭晨才觉自己浑身疼痛,赶到医院一查,发现肩部韧带撕裂,颈部留有血块。尽管伤痛难忍,乐观的郭晨还是冲着医生憨厚一笑,自嘲说:“没破相就好,还能找得到对象。”

图说:社区民警郭晨。受访者供图

郭晨所工作的松江车墩镇地处两区交界处,流动人口较多,物业更迭频繁。刚接手实有人口管理工作时,郭晨感到,119人的协管员队伍平均年龄45.1岁,有老龄化态势,工作效率有限。他大胆提出对协管员队伍进行优化整合,起草制定了《车墩镇综合协管员工作纪律管理规定》,一方面施行激励措施,另一方面加强日常培训,通过建章立制,严格落实,使队伍迸发出全新活力,辖区来沪人员的日均采集、变更数由原本的2.7人猛增到了8.9人,辖区多家大型企业的工作人员采集率达到100%。同时,每年还会安排协管员进行拓展训练或者去其他区县进行交流学习,不定期举行文娱比赛,给每个协管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形成了特有的“车墩协管文化”。如今,车墩的110报警和偷盗发案率同比下降76%,与这支队伍的工作有密切关系。

为更好地联系辖区居民,掌握最新最真实的情况,郭晨自主加入或创建工作微信群20余个。依托各类微信群,实现了对辖区商铺、特种行业经营场所、劳务中介所等重点行业信息的线上搜集。他还率先尝试利用网上直播平台,开展各类防范安全知识的宣传,传播正能量。凭借着他阳光帅气的形象,也深得群众喜爱,成为了辖区内的“网红民警”。

同时,郭晨还结合辖区特点,以房屋租赁公司为目标,先是通过公司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居住登记的提示,然后通过各公司的操作系统或App程序对来沪人员进行线上整理、开设来沪人员模块,方便公安机关查询租客的基本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同时和公安实有人口平台的数据进行比对,对于未比对成功的人员进行筛选和归类,确保来沪人员及时登记及时流转,大幅提高了效率。

与爷爷和父亲相比,郭晨的警察工作有很多新的内容和特点。然而,三代人的无私坚守、三代人的默默耕耘始终没变。这个“警三代”家庭的故事,还在继续写着……

特约通讯员 黄孟陬 新民晚报记者 孙云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