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法谭 > 正文

房产抵押救命钱拿去投资,借贷纠纷背后是诈骗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袁玮     作者:袁玮     编辑:张家愉     2020-11-24 12:15 | |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王晓阳 记者 袁玮)身患重病急需用钱,却将房产抵押贷款的救命钱拿去投资;家境贫寒,却又多次借贷大笔钱款,而后再转借给他人——虹口区检察院立案监督了这样一起案件,看似民间借贷纠纷,实际却是有预谋的诈骗,检察官经缜密调查,揭开真相,最终监督立案严惩诈骗犯罪分子,为被害人讨回公道。

图片来源:东方IC

因身患重病急需用钱救命,吴某向相识的熟人石某、林某求助。石某、林某撺掇吴某将自己的房子办理抵押贷款。贷款到账后,石某却以可以帮忙投资赚利息为由将钱陆续借走,并许诺吴某按期支付利息。后吴某需要钱时无法“取出”,石某称资金未周转开无法归还借款,遂又介绍吴某去了多家小贷公司办理包括车贷在内各种名目的贷款,并信誓旦旦承诺帮吴某偿还贷款。贷款到账后,吴某拿走一部分,剩下的钱又被石某和林某以同样理由借走“投资”。

但石某在还了几期贷款后就再无下文,吴某面临债台高筑、房产被拍卖的处境。然而,由于双方多次签订过借贷协议、还款协议,而且在最开始也是有借有还,更像是民间借贷纠纷,所以未被立案。

当吴某来到虹口区检察院求助时,检察官注意到隐藏在借贷纠纷背后的一个个可疑细节,“吴某患病为何将上百万救命钱拿去投资?吴某没有驾照为何还要借车贷?”而排除所有不合理,最后剩下的,一定就是真相。于是,监督立案,提起公诉,严惩诈骗犯罪分子……一次关于“监、捕、诉、防”一体的探索开始了。

围绕吴某的钱款去向,检察官展开调查。梳理了几百页银行交易明细后,检察官发现石某从吴某处取得的钱款或用于个人花销,或用于帮助林某偿还欠款。所以,石某想要帮助吴某投资的理由是假!同时经调查发现,石某一直没有固定收入,所以石某声称会将钱款还给吴某的理由是假!最终,检察官认为,石某具有非法占有故意,存在骗取吴某钱款的嫌疑。在虹口区检察院的监督下,2019年8月本案开始立案侦查。

虹口检察院加强监督后的跟踪督促,引导侦查机关规范取证,加强与侦查、审判机关的沟通。最终,本案在一个月内即完成逮捕、起诉、审判。同时,检察官发现发现林某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同样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遂加强联动协作,引导侦查人员固定相关证据,在对石某提起公诉的同时,协同相关部门对林某补充起诉。

在庭审中,面对铁证,石某表示认罪。法院采纳检察官当庭发表的量刑建议,依法判处石某有期徒刑113年,林某在被补充起诉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8年。从吴某走进检察院,到法院作出有效判决,从薄薄的几页申诉状,到满满一箱证据材料,这场抽丝剥茧探索侦查的破案之旅历时一年零四个月。近日,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检察机关优秀侦查监督案(事)例”评审会中,这起立案监督案例获评2020年度上海检察机关优秀侦查监督案(事)例。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