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金海岸 > 正文

“网约护士”不是“点外卖”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编辑:沈佳灵     2019-07-16 19:27 | |

  【新民晚报·新民网】上海“互联网+护理”试点实施意见昨天对外发布,11大类42项护理服务率先落地。未来,上海将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在长宁、普陀、静安、浦东四个区的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相关政策积累经验。

  政策允许之下,“网约护士”究竟能带来多少改变?昨天,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约护士”不是“点外卖”或“网约车”,其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和内容,要真正推广,仍有不少现实难题需解决。

  网约护士上门需要“首诊”

  “互联网+护理”服务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罹患疾病、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实施意见明确,具备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派出的护士应当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部分项目如:腹透管维护、PICC维护必须要求护士具备相应资质)。

  同时,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前,要对申请者进行首诊,对其疾病情况和健康需求等进行全面评估。评估认为可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可派出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护士提供相关服务。医疗机构还必须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患者服务内容、流程、双方责任和权利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

  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主任科员黄锐说,不少人认为互联网+护理如同点外卖,随时可以通过手机呼叫护士上门,实际上这种是一种认识误区。“互联网+护理”,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包括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以及母婴人群。

  即便是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第一次使用“互联网+护理”服务,也必须由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首诊。此外,关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价格支付,目前按照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制定的收费规定。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政府定价管理、非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

  上海率先探索“互联网+护理”

  实际上,早在实施方案出台前,上海已有多个医疗机构探索实施“互联网+护理”的创新服务。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底推出“天山美小护”项目,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社区居民通过线上或线下预约途径提出服务申请,总服务台完成客户信息与服务项目收集确认,在线完成订单派送。服务对象和出诊人员借助手机端同步收到订单,跟踪详情,完成评价。

长宁区推出“天山美小护”项目

  “我们的项目有效利用了医护人员八小时以外的碎片化时间,合理的绩效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并且最大程度满足社区居民的照护服务需求。”中心党支部书记陈欣说,在已完成的居家护理服务中,其中通过平台转向第三方服务已有数十单,基本居家护理需求和个性化需求都得到满足。如今,“天山美小护”作为沪上最早出现的“网约护士”官方版,已成为社区“网红”,“网约护士”知晓率的不断提升带来一批“流量”,提需求的居民越来越多了。

  调动护士积极性是关键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老龄化时代,“网约护士”的确满足了部分人群的真实需求,凸显了医改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增强老百姓获得感的正确方向。这次42项网约护理服务也是切中了老百姓看病难的要害,并有针对性地克服了可能出现的困难。不过,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问题定会随之而来。

  比如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问题?

  家庭环境糟糕,如何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卫生?

  相关的纠纷如何避免?

  保险是否延伸覆盖?

  陈欣认为,护士已相当忙碌,人手紧张,要推广“互联网+护理”最重要是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打破社区收支两条线的天花板,增加护士待遇,才能让护士走出单位,下沉社区。

  同时,还需要出详细的评估方式,让医护在网上就能轻松评判患者是否合适在家护理。“过去我们遇到过年轻患者预约护理,护士上门打点滴,竟发现患者神采奕奕地在打麻将,根本懒得去医院。”陈欣说,网上事先评估这一步骤很重要,对护患双方都有保障。购买责任险、医疗意外险和人身意外险等,也可切实保障护士执业安全和人身安全,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金海岸工作室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