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今日宜川九里亭金杨家园 白鹤天地 漕河泾 金罗店香花桥春申家园安亭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纪实 > 正文

往事钩沉:福州路文化街也有人间烟火气

  福州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文人墨客的集散地,这条充满书香气息的文化街其实也有人间烟火的一面。

  书香扑面文化街

  福州路是中心城区里一条颇有知名度的马路,其地理位置很是优越:东头延伸到外滩,且正好在外滩的中间地带;西头则直通人民广场。福州路在新中国成立前叫四马路,因为当时英租界里现在的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依次排下来,福州路正好排行第四。四马路在旧社会有名气,还由于福州路西藏路口的会乐里是著名的长三堂子,再加上现在的人民广场当年是远东著名的跑马厅,这就给这条马路染上了一层浓厚的风尘之气。

  新中国成立后的福州路脱胎换骨,逐渐演变成了文化街。福州路由东向西,与其交汇的横马路有十二条,在福州路的街面上,尤其是湖北路至河南路之间,卖文房四宝的商店鳞次栉比,店多成市,自然产生了集聚效应。再加上新华书店、古籍书店、旧书店、外文书店等相继开出,走在这段马路上真使人有书香扑面之感。福州路上的笔墨纸砚店都是有来头的,朵云轩、周虎臣等中华老字号都把本店设在这里。文具店也有好几家,小时候印象较深的是“百新”,因其开面最大。喜欢舞文弄墨之人一般都会在福州路上流连,即使在停课的年代,也都离不开笔墨纸砚,所以这条路也是生意兴旺的。当然,那时盛销的纸张不是练书法的宣纸,而是写大幅标语的大红纸,毛笔基本以中楷大楷甚至排笔为主,小楷笔基本无用武之地。那时店内的商品不少都是自制自销的,为的是维护品牌的声誉,有的甚至是前店后工厂,所以顾客基本上无购入伪劣商品之虞。现今这些名店的品牌犹在,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恐已难以维持自产自销的经营路线了。采购进货的商品难保正宗,尤其在贴牌生产、加盟等“花花路子”下,笔墨纸砚的价格不断上涨,而商品的质量和信誉却难以完全保证。可见,倘若无社会诚信体系的护驾和政府的市场监管,难免生出“龙种”变“跳蚤”的无奈。

古籍书店

  福州路上书店多,规模最大的自然是福州路河南路口的新华书店。“文革”刚结束时,第一批外国文学翻译过来让人耳目一新。俄罗斯文学作品《普希金诗集》、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法国文学作品《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基督山恩仇记》《悲惨世界》,还有意大利著名作家乔万尼奥里的《斯巴达克斯》等公开销售,引来了大批久旱逢甘霖的读者通宵排队,每个从人群里挤出来的人手里都捧着厚厚的一叠书,虽然浑身都冒着汗,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惊喜的笑容。再后来美国文学作品也上市了,印象深刻的有阿瑟黑利的《钱商》《航空港》《大饭店》。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书店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到80年代初都设有一个不公开对外营业的专供内部书籍的楼层,地点在二楼,楼道口的墙壁上贴有一张纸,上书“内部供应”的字样,使得一般顾客望而却步。不过,知情者只要放胆走进去,并没有人阻拦。里面陈列的书曰“内部参考”书,意思为不公开销售,只供内部研究参考用。书架上有诸如《病夫治国》《卡扎菲与利比亚》《第三帝国的兴亡》等。那时我的工作单位就在南京路四川路口与德大西餐馆同一栋大楼里,离那书店就十来分钟步行路程,所以午饭后经常溜达过去直接上二楼找书买书,心中还常有一份窃喜。

  一度,福州路上的外文书店和上海旧书店、古籍书店虽然未闭门谢客,但是由于那时凡是旧书、古籍书都有“封资修”的嫌疑,所以旧书店没有旧书可卖,古籍书店里曾看到过《水浒传》,也是供批判用的。外文书店里则只有阿尔巴尼亚画报和朝鲜、罗马尼亚的报纸。

外文书店

  阳春白雪接地气

  福州路虽然以“文化”而知名,但也少不了人间烟火气。

  福州路西藏路汉口路云南路围合内的方寸之地,上世纪90年代经过动迁建成了现在的来福士广场,可是当年这街坊内的平民生活气息常常令原住民回想。且说西北角上的丁香饭店,解放前是万寿山酒楼。我无缘看到当年酒楼的阳春白雪,但却领略了丁香饭店的下里巴人。上海人偶然也消费得起的,就是九分钱一碗的阳春面,汤清带红,葱花碧绿生青,面条软硬适中,宽汤细面,又香又鲜,既能果腹,又有口舌之愉。现在宾馆里也有所谓的阳春面供应,尽管有其色,但未必有其味,始终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面对吃剩下的清汤寡水思索良久,顿有所悟:油腥不对!若无猪油,哪有沪上阳春面香呢?

  光面解决温饱,如要增加营养,在面上加“浇头”,就是因人而异个性化了,所谓丰简自便,各由其人。现在政府出台的一些民生政策,也有普惠制上加因人而异的“小灶”,上海人就形象地称之为阳春面加浇头。

  当年的丁香饭店称为饭店,当然供应饭菜。诸多菜肴中入我孩提时代记忆的是八分一碗的肉皮汤。肉皮汤的肉皮是猪腿肉上“披”下来的。砧墩师傅用薄刀将皮上肉剔净,皮张剔得越薄越好,肉皮晾在风中阴干,让油在通风环境中耗完,再放到大油锅中炸松,然后放入水中浸发,等到肉皮浸泡得松扑扑如海绵状后再切成小块入高汤煨透。此时肉皮内浸润透了高汤的鲜美,肉皮松软,入口滑腻,唇抿齿嚼,鲜味从松软的肉皮中渗出,游移在唇齿之间,让人回味无穷。小时候弄一碗肉皮汤回家也算开荤了,所以那时候买一碗肉皮汤却是要带一只小钢种镬子去,为的是让饭店多加一勺汤,拿回家供全家享用。逢到寒冬腊月天,用滚烫的肉皮汤淘饭,再加入点自家制作的烂糊肉丝,吃下去顿感浑身暖意浓浓,是萧条冬天里的温馨回忆。

  丁香饭店朝东贴隔壁有一小弄堂,是会乐里的小支弄。这个小弄堂口开有一爿熟食店,每到中午、晚上两个市口,总有七八个人排队买熟食。隔着玻璃橱窗,看看浓油赤酱的肉食和鱼肴,鼻息里混着五香味的豆制品,饥肠辘辘中勾起食欲无限。那时包装食品还没塑料袋,基本上是土黄色的牛皮纸当道。店内的师傅用秤杆称好熟食后,把熟食在木砧上一放,用菜刀斩好码齐,摊放在牛皮纸上,量小的用手包成三角包,量稍多的包成四方包,如果谁一次买了三四包就是家里请客开大荤了。手里捧着三四个牛皮纸包走进弄堂里一定会吸引住不少小孩子的目光和鼻息,这目光和鼻息能一直把你送得很远。熟食里较受寻常人家青睐的当数猪头肉了。白切猪头肉7分一两,买上三两左右,足以回家咪老酒了。

  熟食店的隔壁是米店,洋籼米、粳米、标准粉、精白粉、切面、馄饨皮子等等一应俱全。米店的贴隔壁有一爿口琴店和一爿糕团店。口琴店实际上是国光口琴厂的门市部,那年头有一个国光口琴含在口中,吸气吹气之间让当时风靡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等“神曲”悠扬地从一个个小方格内飘荡出来,是时尚和洋气的标志。几曲罢了,弄堂里的邻家阿哥掏出手帕将口琴上的口水抹干,然后用手帕把口琴包起来放入裤兜里,这动作酷得让一些小伙伴羡慕嫉妒恨。

  米店朝东还有一个17路电车司乘人员的休息室兼调度室,这是第一个嵌入我记忆中的公交车。此车以通北路为起点站,打浦桥为终点站,终点站正是我爸妈的居住地区。当我调皮不听话时,外公外婆就用“再不听话就送侬到打浦桥去”的话来吓唬我。在周围人的语境里人民广场是独一无二的上海圣地,我想打浦桥既然是终点站,一定是乡下头了。夏天乘风凉时我们也时常坐在车站旁,看着17路进站出站,上客落客。看着人们挤车,久而久之也看出点门道:可侧身对门以方便切入,如果位置稍后,尽可能站在高个子前面,可以借势被裹挟着挤上车。有时候为了寻求一点刺激,看到车要进站了,就捡起地上的小石子扔到马路上,听轮胎碾上发出“格嘣”响声,也算是聊慰寂寞了。

会乐里旧照

  陈年往事自难忘

  车站过去就是会乐里总弄堂口了,而紧挨弄口有个小烟纸店,每天最早开门最晚打烊。店小只有两开间门面,但牙刷牙膏香肥皂草纸毛巾电灯泡等日常用品一应俱全,还有勇士牌、飞马牌、大前门、牡丹牌香烟等可以成包买,也有论支买的,生意做得很活,与此相配套的所谓自来火也是可以拆开销售的。再旁边就是惠民药房,三开间门面,但大众化药品却是备齐的。我小时候经常伤风感冒,老人有高血压、胃病等,所以记得常常在药房里买阿司匹林、鼻眼净、利血平、胃舒平等。

  紧邻药房是大西洋西菜社。后来这店名不合时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违和感”,改为清真饭店。店里最有名的是涮羊肉。小时候听大人说,涮羊肉很贵也很鲜美,但我想不通,切得薄如纸片的羊肉怎么有肉味呢?半生不熟的半透明的羊肉怎么会比红烧肉好吃呢?但下课回家路上,我和小伙伴们会在饭店外,隔着透明玻璃窗向里望,看砧板师傅把冻成块的羊肉,用薄刀切出极薄极薄的如蝉翼般的羊肉片,欣赏刀功饱眼福,并想象羊肉在滚烫的水里涮过的味道。再转个弯到云南路口,会乐里的东一支弄口,饭店的后门就开在里面。有待宰的羊到了,饭店把支弄口的铁栏杆门关了,在弄口拦出一个临时羊棚,把活羊圈在里面。我常常看到屠夫穿着白大褂,用手抓着羊的两角,拖羊出栏宰杀,而羊则用纤细的羊足抵在地上作最后的无奈挣扎。羊是有灵性的,知其将死,其鸣也哀,凄切的叫声令人不忍,隔着铁栅栏也能看到羊的恐惧眼神甚至眼眶里的泪水。

  在福州路南侧、云南路口有一小诊所,名为联合诊所,比现在的地段医院还要规模小,后遇学龄儿童入学高峰时还曾一度改成云南中路小学分校。那时候周围里弄里的居民遇到小毛小病都在那里配药打针,很是方便。

  过了云南路往东以前还有王宝和大酒店、青莲阁茶楼、陆稿荐肉庄、四马路菜场、浙江电影院等,都是和平民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去处。王宝和以大闸蟹和黄酒称雄一方,它卖的大闸蟹从来不屑于打阳澄湖的牌子,而是直呼为王宝和大闸蟹。虽然它自己不直接养蟹,人家也不问从何处定购,只要是王宝和大闸蟹配上王宝和的黄酒及店家配制的蟹料,一经组合,就在消费者中有了号召力。

福州路上的青莲阁茶楼老照片

  青莲阁茶楼历史悠久,是清末到民国的老字号茶楼,据说“青莲”二字取自于李白“青莲居士”之雅号。茶楼有上下两层,地下是游乐场,以杂耍、说唱、摊贩等招徕客人,楼上摆开红木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由于地处福州路繁华地带,当电影进入上海时,还曾作为固定的放映点,可谓红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前那里鱼龙混杂,青红帮人物经常光顾此地,毒品等非法交易也经常在这里进行。新中国成立后保留了其饮茶小吃的功能,到上世纪60年代逐渐转变为饭店。

  陆稿荐肉庄是块金字招牌,来源于无锡,起步于清朝同治年间,由于诚信经营和乐善好施,在江南一带陆续开出分店,成为经营生熟猪肉的名店。现今这块肉庄老品牌盛名不在,实在令人遗憾。四马路菜场则是市中心最大的室内菜场之一,和虹口区的三角地菜场、卢湾区的八仙桥菜场等齐名。每天早上五点多,这个上下两层的菜场就人声鼎沸起来,蔬菜、肉类、水产品、豆制品、家禽、腌制品等应有尽有。为了让双职工家庭方便,菜市场还有配料齐全的盆菜供应,买回家直接下锅烹饪即可,省却了拾掇、切配等前道工序。现在这个颇负声名的室内菜市场已不复存在,场所已变身为大上海数以万计的餐饮店中的一家了。尽管如此,老菜场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其强大的地理基因还在顽强地表现出来。菜场已随餐饮去,路边菜场复重来。我曾特意在福州路、浙江路寻访,看到由菜场改建的餐饮店外面,路边尽是卖蔬菜的小贩,吆喝声不绝于耳。

  在它对面,浙江电影院依然健在,这个影院当时是闹市区票价最便宜的,因为影院里不是沙发椅子,而是连排的木头椅子,散场时,座板弹起来,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学生们经常光顾这个便宜的影院,学生票有时只有一角,甚至有过八分一张的,我在这家影院里就看过《渡江侦察记》《地雷战》《羊城暗哨》《一江春水向东流》等黑白电影。

  福州路现今虽然街区的尺幅依旧,但是我行走在路上总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不一样的不仅是店容店貌,还有从支马路上闲逛出来的人的作派,都与记忆中的景象有距离感。陈年往事,人文记忆,如今俱付笑谈中。

今日热点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我们的自信”理论篇——真理永恒 2017-10-14 10:00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汽车遥控钥匙作为连接车主与爱车之间的重要工具,无论实用性还是设计...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