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这个四月,药学泰斗嵇汝运诞辰100周年了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董纯蕾     作者:董纯蕾     编辑:钱文婷     2018-04-13 12:54 | |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618.jpg

图说:嵇汝运在论文写作(1995年) 来源/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下同)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再过十来天,便是科学大家、药学泰斗嵇汝运院士百岁诞辰的日子。先生驾鹤西去已近八年,然而人们仍是如此怀念他,敬仰他,仍是常常想起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治过的学、走过的路……仿佛先生从未离开。

  “他一辈子客客气气,我想不出,世界上有什么人对他有意见,与他为敌的。”

  “老嵇是个学问人,大家都知道他几乎成天泡在图书馆里,但他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自孩提时代起,他便是那么热切地希望能创造出普治国人顽疾的良药。长大后,他研制了那么多新药,其中,抗疟药物蒿甲醚曾作为国礼赠予巴西,二巯基丁二酸是我国唯一被外国制药企业仿制的药。”

  “他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他是我国新药创制领域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是著名的药物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也是卓越的药物科学教育家。”

未标题-1.jpg

图说:(自左向右)嵇汝运1941年从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1947年留英前夕证件照;1947年赴英证件照  

  今年4月24日,是嵇汝运先生100周年诞辰日。昨天,人们自全国各地而来,相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嵇汝运先生诞辰100周年暨上海药物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忆往昔,话将来。其中,有他的家人、他的老同事、他的嫡系学生,更有自称嵇先生“门外弟子”和“徒子徒孙”的晚辈后生,哪怕打着“飞的”而来,匆匆几小时又要赶赴下一程,也一定要来。

  这位一辈子客客气气、儒雅谦逊的大科学家、大教育家,活在太多人的记忆里。这个春天,中国的科技创新环境与他学成归来那年已今非昔比,在药物科学领域前沿探索的脚步已举世公认;在他的家乡——上海,他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期,其所在的张江正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这个春天,我们再度缅怀先生时,有了更多可以告慰先生的好消息。这个春天,有句歌词大概可以送给远去的嵇汝运先生: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140.jpg

图说:在实验室思索(1997年)

  回祖国去,用良药为国人普治顽疾

  1918年4月24日,嵇汝运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现属上海市)。那是一个国民平均寿命只有三十来岁的旧时代。嵇先生的祖父生有五个儿子,除了他父亲外,其余四位叔伯父均未永年,特别是大伯和小叔,皆被肺结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小学尚未毕业时,母亲又染伤寒撒手人寰。纵然百般不舍尚未成年的四个儿女,却无力回天,母亲是流着泪走的。这些在嵇汝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自那时起,他便热切地盼望着,盼望自己长大后能创造出治病救人的良药。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008.jpg

图说:嵇汝运父母、嵇汝运、弟弟嵇汝达合影(1922年)

  机缘巧合,在松江中学(现松江二中)初中毕业升入高中之际,高中普通科忽然改为化工专科,化学课程成了他的主修课,他就这样走进了并爱上了化学王国,也从此确定了这一生的求索方向——药物化学。

  1937年,他考入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不想,就在入学前的那个暑假,抗日战争爆发,中央大学被迫从南京迁往重庆。在竹篱黄泥的简易房和人心惶惶的防空洞中,在空袭警报和日寇炸弹的周而复始中,他依旧忘我地刻苦学习。纷乱战火中,老师们以“认真学习,成绩超过东京大学,也是抗日”来激励青年学子。

  1943年,嵇先生参加了“庚子赔款”奖学金全国公费生统考,考取后却被人调了包,未能如愿出国留学。统考三年一度,1946年,嵇先生再次赴试,再次榜上有名,被录取为生物化学专业的留英公费生。出于对前一次错误的弥补,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额外赠送”了一次美国实习机会。于是,1947年,嵇汝运先前往美国新泽西州的油脂产品厂实习半年,而后直奔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2-10+1951年在英国Warwick.jpg

图说:在英国Warwick(1951年)

  远渡重洋的日子里,青年嵇汝运留下了不少意气风发的影像,相片里的他笑容灿然,目光清澈。事实上,那并不是一段岁月静好的时光。多少个凛冽的冬夜,当外国同学们都已进入温暖的被窝与甜美的梦乡,他还在挑灯苦读,何以取暖,唯有不断揉搓一双早已冻得麻木发僵的手。多少个迷人的夏日,同学们度假去了,他不是在实验室里便是在图书馆里,不到管理员催着要关门了决计不走。三年后,他拿着博士论文《氨基葡萄糖化学的研究》和《Mannich反应》交给导师时,着实震惊了全系。嵇汝运被校方聘任为医学院药理系博士后研究员,并担任部分教学工作。

  就在事业渐入佳境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消息漂到了英吉利海峡的彼端。母亲离世前绝望的眼泪,反复浮现在嵇汝运眼前,挥之不去。“应该回到祖国去,为祖国创制新药。”

  归意已决的嵇汝运,做足了万全准备。当时的英国,虽不似美国那般公开阻挠中国留学生归国,但其实也在暗中设障。1952年暑期,他向学校告假,在欧洲大陆“游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实际是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和工具书,预先寄到香港。1953年暑期,他又向系里请了长假,提出前往时属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度假。乘坐货轮漫漫航行了一个月,他终于抵达香港。直到万事俱备,只待罗湖口岸入境时,他才提笔写信,告诉导师他选择回国与妻儿团聚,请求辞去下学期的教职和博士后研究工作。1953年夏,香港——深圳——广州,他终于回到阔别六年的上海。从此,便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扎了根。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145.jpg

图说:在上海药物所实验室(1956年)

  创造新药,更要创造更多新药的“超级设计师”

  嵇先生领衔创制过很多药,就像他年幼时希冀的那样。这是一张长长的“作品单”——

  抗血吸虫病新药——巯锑钠,可肌肉注射,便于在疫区推广使用。制备巯锑钠的化学原料——二巯基丁二酸钠,又被发展成金属解毒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救治锑、铅和砷等多种金属中毒的病人,并载入了中国药典,这方面领先了国外好几年。治疗家畜肝片吸虫病的新药——硫溴酚,作用明显优于国外同类药物。抗疟疾新药——蒿甲醚,对青蒿素展开了精妙的结构改造,活性提高了几十倍,此药不仅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被我国作为国礼赠予巴西。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常咯啉的数十个类似物,麻醉剂洋金花主要有效成分——东莨菪碱的几十个衍生物,民间草药野花椒的成分——加锡果宁的一系列类似物,四氢原小檗碱的众多新结构化合物……

  不仅如此。

  嵇先生更将很多人领进了新药设计的“快速路”,开拓了未曾想过的科学领域。传统的新药研发,绝大部分都是依赖于盲目随机的实验筛选或者偶然发现,周期长,花钱多,风险高,效率低。于是,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梦想,能否通过理性的设计来发现新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化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药物构效关系和药物设计的理论研究成为国际上十分活跃的领域。“文革”甫告结束,嵇汝运就在我国率先倡导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身体力行,花甲之年始学量子力学,边学边干,揭开了我国药物设计领域发展的序幕。他创建的课题组,培养的研究生,在量子药理学、分子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中,均建树颇丰。上海药物所的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已经成长为我国药物设计和新药发现领域的重镇,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613.jpg

图说:嵇汝运与顾坤健、殷敦祥在实验室 (1980年)

  名师出高徒,高徒出名师

  人说“名师出高徒”,嵇汝运却常说“高徒出名师”。文革后他招收的第一个研究生——陈凯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与陈凯先联合招收的博士研究生——蒋华良,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传为佳话。而在我国新药创制的各个领域,活跃着更多嵇先生的弟子。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609.jpg

图说:嵇汝运与研究生陈凯先

  他对谁都客客气气,带教学生也都是不急不躁的“散养”,可就是有办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学双方都常保持“兴奋态”。

  说起来,就在年初,我们还曾和嵇先生有过一次跨越时空的“不期而遇”。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第一完成人杨玉社研究员的汇报ppt中,恩师嵇汝运的名字被列在最前面。事实上,嵇先生素来不在指导学生完成的论文中署名。然而,这些出色的科研成果,往往深得先生的言传身教。杨玉社至今仍珍藏着嵇先生为盐酸安妥沙星指点方向的手稿。“那是1993年,我到实验室的第一天,嵇先生就把我叫到办公室布置博士研究课题。”该从哪里入手?哪些前人的研究可资参考?从哪些文献查起?“我拿着这张纸,在他的指导下,历时16年,研发出了我国自1993年实施药品专利法以来的第一个1.1类化学创新药物。”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018.jpg

图说:嵇汝运与学生陈凯先(右二)、蒋华良(中间)在昆明参加会议(2002年)

  会生活的读书人,健康生活的好榜样 

  “老嵇2007年1月突发脑出血,直到2010年5月15日辞世,在华东医院住了40个月又4天。这段日子,他有时清醒有时昏迷。但凡清醒的时候,他几次三番同我讲,想回到药物所的办公室,在那里支一张小床就好。那样,他就可以边治病边看书了。”嵇先生的夫人、免疫药理学家李晓玉研究员如是回忆。

  很多人都深知,嵇先生有多么爱在图书馆里度过最踏实的时光。在还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当时的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每隔几星期就要运入一批外文原版期刊,编好号码,堆在桌上高高的,暂不上架——嵇先生是第一个读者,这大概是他在所里唯一的“特权”,他总要花好几天时间浏览这些新期刊,将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记录在卡片上,每期不误。遇上出差出访了,回来的头等大事,就是到图书馆补课。药物所搬去张江后,他每周都要从浦西的家中跑去浦东,因为所里图书馆的药物科学文献最齐全。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生病住院前。

  嵇先生的文献卡片,是出了名的工整精细,他留下的3万多张文献卡片,如今依然如艺术品般保存在过去办公室的抽屉柜里。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121.jpg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117.jpg

微信图片_20180413104126.jpg

图说:整整齐齐的3万多张文献卡片 孙文晶 摄

  “老嵇就是这样一个学问人,但他绝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夫人和子女都说,嵇汝运爱生活,会生活。无论工作有多忙,惜时如金的他,每天都不忘锻炼身体,喜欢运动,喜欢走路,喜欢旅行。

  在家人眼里,他是那个每天7点不到拉着夫人一起步行上班、每周末陪夫人去菜场的好好先生,买好一周要吃的菜,每天烧哪几样,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是那个酒酿做得非常好吃、每个周末去一个公园、会手绘每月星座图对着天空教识星、能亲手把家里每个房间刷成不同颜色、还善于讲花花草草故事的父亲;他是那个不仅喜欢拍照还喜欢自己冲洗胶卷放印照片的摄影师,不仅会选用不同的药水和相纸达到最佳摄影效果,而且将几千张照片分门别类整理得和文献卡一样一丝不苟。

  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睡觉,嵇汝运的生活充实而富有规律。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养生秘诀:“上班全靠走路,吃饭基本吃素,不要轻易发怒 ,晚上早点打呼。”

微信图片_20180413103954.jpg

图说:在祖冲之路园区办公室(2004年) 来源/上海药物所

  他的爱徒、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蒋华良院士,最近又在为纪念先生百年诞辰收集史料的过程中“挖到了宝”。嵇先生早年曾用毛笔在信笺上记下了自己从诗经、尚书中习得的修身十六字箴:静、淡、远、藏、忍、乐、默、谦,重、审、勤、俭、宽、安、蜕、归。难怪乎嵇先生这一生,始终能与人为善,与科学为善,与健康为善。 

   新民晚报记者 董纯蕾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