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爱国情 奋斗者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魏福海:九赴南极 最爱那一抹飘扬的红色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董纯蕾 郜阳     作者:董纯蕾 郜阳     编辑:钱文婷     2019-06-28 18:40 | |

微信图片_20190628183944.jpg

图说:80后的“老南极”魏福海 采访对象供图

九赴南极,最长的一次待了整整17个月;我国位于南极圈内的三个考察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他当了一圈儿站长。就是这样一位极地“老兵”,却总说:“比我更常跑极地的太多了,比我年长的、年轻的都有,这是我们的职业。”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副主任魏福海由衷感觉自己是幸运的,赶上了中国极地事业的快速发展期。“我们终于可以说,中国已跻身国际极地考察大国的行列,但与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多少次注视五星红旗在冰雪大陆冉冉升起,这位80后的“老南极”深知,为国奋斗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连轴工作 南极的一年又半载

南极,地球上最严寒、最神秘的大陆,却也是资源的宝库、科学研究的殿堂。魏福海9次进入南极,其中有一次是一年又半载的连轴转。

2013年12月18日,中山站东南方向约10公里处的冰盖上,刚过而立之年的魏福海和其他27名勇士启程前往内陆 ,他们将建立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考察站。将近零下40℃的低温、每天风速15米/秒的“地吹雪”,在冷酷无情的冰天雪地里,魏福海和队友们完成了从冰雪地基、钢结构施工,到建筑外围护系统安装、内部装修等的全部建站工作。正是那次任务中,魏福海被冻掉了7个手指甲,险些失去手指。

45天后,一座外形酷似中国红灯笼的科考站在南极内陆冰盖腹地拔地而起,魏福海倍感自豪。五星红旗在泰山站顶迎风飘扬,这是他眼中冰雪世界里最美的颜色。

图说:我国在南极的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 来源/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完成这次大任务的魏福海并没有随大部队凯旋,他马不停蹄奔赴中山站站长的岗位,留在南极和18名队友一起越冬。“极夜里,每天只有中午两三个小时有那么一丝灰蒙蒙,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到达这个黑暗世界,对人的心理是极大的考验。南极内陆充满艰苦与危险,但在南极越冬,最大的挑战是远离祖国、远离亲人的坚守。”魏福海说。

熬过了极夜,盼来了归期,结束十几个月的越冬任务的魏福海却接到了新的任务——他被委任我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队长,带队执行内陆任务,再次面对南极野外的狂风暴雪。没有丝毫犹豫,魏福海再次出发,向着最危险的南极内陆冰盖之巅出发,因为服从大于一切!

图说:魏福海检修雪地车  采访对象供图

在内陆考察的两个月里,队员们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因为此地一年中适宜人类作业的时间少之又少。 “在内陆,冻伤晒伤是常有的事,来回的路上没条件洗澡,每天开10多个小时的重型雪地车,拖着满载物资的雪橇队,每人每天两条湿毛巾,1.5升饮用水。即使到了昆仑站,也没有时间化雪洗澡。”魏福海告诉记者,水够喝够擦把脸就可以了,要洗澡,那可得铲上半天雪了。钻取“气候天书”深冰芯,维护全世界最佳观测台址的天文望远镜,打理雪鹰601固定翼飞机的机场跑道……分分钟都金贵得很。

待魏福海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回到祖国,他已经离开家整整17个月了。出发时,孩子刚刚1岁半;归来时,在码头迎接的已是3岁的娃娃了。

图说: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冲锋在前 危险的征程我先来

南极考察,从来都充满艰辛和挑战。今年初,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后,被厚厚的冰层阻挡住。“这大概是南极科学考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冰卸运了。”魏福海记忆犹新。

对每个南极考察队次而言,物资卸运都是“首战”,若不能顺利完成,后续科考、建设工作都无法开展。仅依靠直升机吊运,根本来不及完成任务,需要打通冰上车辆运输线。作为科考队副领队、现场指挥的魏福海深知:最危险和关键的时刻,他必须第一个上,把路打通。

图说:探路队根据卫星遥感打洞测量,确保路线安全  采访对象供图

放眼望去,无边的白色,南极很安静,然而,暗流涌动,1米多深的冰面下面就是几百米深的海。魏福海带领探冰先锋队,第一个出发了。雪地车行进的每一步有没有遭遇冰裂隙的风险?车辙下的每一处冰的厚度能否承受重物?“在极地,一切都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根据卫星遥感图影像,先锋队驾驶雪地摩托,每隔几十米就要打洞测量,确保路线安全。在冰情复杂的区域,甚至不到一米就要打洞。

路探好了,谁来驾车?老教授站了出来,高级工程师站了出来,极地经验丰富的机械师站了出来!在魏福海眼中,这就是一支“敢死队”,没人知道漫漫前路会发生什么。7天7夜的时间里,雪地车没有停止过行驶,在“雪龙”号和中山站之间不停往返。44公里,这段陆地上不到1小时的车程,在海冰上需要4个多钟头。“雪地车一小时只能行进十几公里。”魏福海介绍,“每辆车都配备了正副驾驶员。大家真的都太累了,每人每天只能眯一小会儿。”没有一个人喊苦,也没有一个人叫累,“老南极”们都是主动举手。然而,运输任务如期完成那一刻,大伙儿热泪盈眶。这泪水中,有兴奋、有骄傲、也有后怕。回过头,雪地车履带碾过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两条小溪流。

图说:雪地车前往中山站运送货物  采访对象供图

不忘初心 南极精神代代相传

今年,魏福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曾并肩作战的队友都替“魏哥”高兴,而他将此视作一份集体荣誉——在南极,个人如此渺小,靠的是团队,为的是祖国。“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我们延续前辈的脚步不断传承,服从和奉献。”

1128401035.jpg

图说:南极精神不断传承 采访对象供图

有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的感人一幕:为了建站,海军官兵和科学家一起跳入彻骨冰冷的海水中,齐心协力搭建登陆码头,“换做是我,让我现在跳进南极的海水长时间作业,我内心也会犹豫。”魏福海感慨。昆仑站建站时,内陆队因车辆故障运力出现缺口。可大伙儿都清楚,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备受国际重视,在这里建站是国家需求。队员们就采取“往返接龙”,先把一部分物资往前挪,再开车回去搬剩下的,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硬是把建站物资按时搬了上去。

如今的南极科考,早已走过斯科特和阿蒙森的探险时代,可未知的危险,却从未离开。“南极去得愈多,愈了解南极,愈是懂得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不是胆怯,而是对极端环境风险,对肩负使命的认知一次更比一次深,因为我们要把队员安全地带到南极、完成任务、安全地回到祖国。在南极尤其是内陆考察,最大的“敌人”是“不可控”,魏福海执行第31次南极考察内陆任务时,随队医生摔伤了,是机械师在医生指导下给他缝了3针。“当时内陆队原地停留一天,观察伤情,如有恶化,全队将会等待飞机救援甚至取消任务返回中山站,幸好最终没有大碍。”魏福海坦言,“目前,南极内陆考察可以说仍有孤立无援的时候,如遇到险情,飞机能否及时赶来救援还得取决于天气。南极越冬也是如此,没有飞机和船舶,会在冬季进入南极。”

图说:直升机协助运输货物  采访对象供图

魏福海说,去过9次南极根本不算什么。“部门里有个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已经去了12次了,‘雪龙’号的船员兄弟们经常每年往返南北极。”随着我国极地事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逐渐成长为南极科考的中坚力量。“去一两次是新鲜,常年去、是需要情怀和毅力的,南极已然是我们坚守的事业。”

从加入南极考察队开始,南极精神就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里,把青春,把汗水,把才干都挥洒在南极大陆,也注定了对家里诸多亏欠。许多年轻同事,孩子出生,不能陪伴在妻子身边;有的同事因任务重要,服从大局,没赶上见至亲人最后一面,只能在海上朝着祖国的方向,遥敬一杯酒。“家人比我们更辛苦!”魏福海说,“极地中心是一个大家庭,自然资源部和极地研究中心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第五座南极考察站完成奠基、中山站冰盖机场雪面跑道投入试运营……在中国从极地大国迈向极地强国的路上,多少像魏福海一样的一线队员、“雪龙”号船员,以及他们的家人,就这样奉献着。随着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即将交付使用,今年南极科考将编队出发,极地科考能力将大大提升。而“南极精神”也这样代代相传。

采访前一天,魏福海和参加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已执行20多次南北极任务的“雪龙”号老水手长一起出差归来,即将退休的前辈感慨,这辈子和南极打交道,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魏福海顿了顿说,我也是!

新民晚报记者 董纯蕾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