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小内镜大乾坤 多项原创新技术让患者免去传统手术之苦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郜阳     2020-01-10 11:29 | |

图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团队 采访对象供图

   食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相比于动用锋利的外科手术刀治疗,内镜好似医生的灵巧“探头”,具有直接观察病变、发现病变、处理病变的独到优势。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由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领衔的团队通过世界首创的多项内镜新技术,让更多患者免去传统手术之苦,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技术体系的创建与推广”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团队成功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并向全国推广,使得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成为国内率先开展ESD的单位之一,该技术可整块切除病变,术后复发率低;2007年,团队率先将ESD技术应用于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将其命名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这一技术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被认为是推动内镜技术进入固有肌层肿瘤治疗时代的标志,这两项新技术还推动了国际指南将内镜治疗的禁忌症改写为内镜手术的适应症。

   如今,周平红的内镜治疗早已不限于食管。北京时间2018年6月14日下午4点半,远在万里之外的第九届意大利米兰国际消化内镜大会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全球各地的数百位消化内镜专家屏息凝气,注视着一场正在中国上海进行的手术演示:一位54岁的女性患有胆囊结石,考虑到患者尚具有胆囊收缩功能,手术演示者周平红通过胃镜下的微创技术,在短短一个小时内成功“保胆取石”——在成功保留胆囊的情况下,从病人嘴巴里取出两粒花生米大小的胆囊结石,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如果切除了胆囊器官,难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谈及这场演示,周平红自豪地表示,“欧美国家极少实施过此类手术,而我们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近两年已经成功完成121例。”

   目前,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每年都吸引着10-15位外籍医生前来进修。这个中国医生团队正在向全球医疗界展示着“中国创新”的力量。团队引领全球内镜诊疗新技术,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团队的原创成果先后被写入欧美指南5部,推广至31个国家地区412家医院,累计诊治食管疾病3万余例。亚太消化内镜学会主席William Chao曾对这一成果给出评价:“为内镜微创的创新和推广做出巨大贡献。”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