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话竟有七个声调?专家讨论汉语国际化

宁波话竟有七个声调?专家讨论汉语国际化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蔚  

VCG21gic5472891.jpg

来源/视觉中国

  新民晚报讯 (首席记者 王蔚)胶辽官话底层现象、韩国汉诗创作与传播考察、宁波方言字语汇解、19世纪西人对北京官话的态度、多语言环境下的新西兰中小学汉语教学……一个个话题出现在昨天的“汉语国际化视野下的汉语全球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九届年会”上。来自海内外43所大学100多位学者齐聚华东师范大学,热切探讨“增强文化软实力,共论汉语国际化”的主题。

  华东师大副校长汪荣明说,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既是教育部的责任,也是大学的使命。华东师大拥有全国一流的对外汉语学院,秉持“双语、双文化、双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国际汉语教师。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福田亚细男做《汉学中的非文字文化研究——从图像发现问题》主题报告。他通过研究非文字资料,将画典(如《东亚生活画典 中国江南篇》)、图画(如《姑苏繁华图》、浙江境嘉兴驿图、《乾隆南巡图》)、中国国家图书馆编著的有关信息、各大博物馆的有关材料进行比对,发现图中的物体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并且沿着乾隆南巡的路径分布;受时代的限定,该事物只在清代图像中登场。目前他正在进一步搜集资料,并将结果与文字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卢守助做《梁启超与<和文汉读法>》报告。他的研究发现,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后流亡日本,见当地西洋译书众多,走马观花,若行山阴道中,目不暇接,于是发愿著作《和字汉读法》,期望短期内令中国人掌握日语,通达海外之事。卢守助认为“该书太过盲目激进,语法体式流于粗疏,不但不能速成,还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坏影响。”

  “宁波人讲话都可以用音符来标示。”这是滑稽戏和相声里对宁波话的“考证”,基本上属于戏说。但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马之涛却通过对宁波话连续变调的研究,提出“宁波方言的单字调中,阳上归入阳去,现共有七个声调”。马之涛认为,汉语的声调无疑是令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最为头疼的一个难点。况且与北方方言不同,由于宁波方言连读变调的复杂性,会话中基本不会以单字调出现,更多的是连读变调后的词汇及短句,而且又以“重音”来处理音高较高的音节。包括宁波方言在内的吴方言,其声调与中古音的清浊声母有着对应关系,古全浊次浊字今声调偏低,古全清次清字今声调偏高。这种清浊与调值的高低对应关系,与吴方言的连读变调也存在着关联。

编辑:钱文婷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