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拿到“中国绿卡”后,这位瑞士科学家准备在上海撸起袖子加油干!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钱文婷     2018-04-03 09:07 | |

图说:上科大特聘教授维特里希昨天拿到“中国绿卡”,将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研究 来源:上海科技大学.jpg

图说:上科大特聘教授维特里希昨天拿到“中国绿卡”  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拿到中国的“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维特里希教授咧开嘴笑了。从2013年起在上海科技大学担任特聘教授,并在上海张江创建了学校首个核磁实验室,这位瑞士科学家就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同频共振。如今,他将把更多精力投入中国上海,指导上科大的青年才俊。“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设备和宽敞的实验室,将会继续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库尔特·赫尔曼·维特里希(Kurt Hermann Wüthrich)被授予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上科大迎来了诺奖得主

  初次会面,维特里希教授递给记者一张名片,还特意提醒记者看上面的图案,“这是诺贝尔奖委员会为我设计的。”2002年,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共享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当时,结构生物学家研究的一项重点就是解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从而有效地运用于新药物的开发研究。

  在核磁共振测定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方法出现之前,只有X-射线晶体学方法能够在冷冻的晶体中测定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维特里希的发明,使得核磁共振技术成了结构生物学领域的三大研究手段之一。“这种方法是唯一可以确定水溶液状态下大分子三维结构方法,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在接近生理条件下的动态性质的最佳办法。”维特里希告诉记者。

  2013年,在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史蒂文斯教授和上科大江绵恒校长的邀请下,他成为了iHuman研究所的第一位特聘教授。来到学校后,他创建了上科大首个核磁实验室,组建了由他领衔的课题组和核磁共振研究团队。目前上科大已经配备了三台高灵敏度的核磁共振波谱仪,维特里希课题组的研究团队将开展更多的科研工作。

  “维特里希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不少学生都是国外知名学府的教授。”上科大维特里希课题组研究副教授刘东升说,“早在1977年,维特里希教授就首次将二维核磁共振的方法用于生物高分子,研究氨基酸和牛胰蛋白酶抑制剂。”

图说:目前,维特里希课题组正在探析人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子机理。 来源:上海科技大学.jpg

图说:维特里希课题组  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和中国的不解之缘

  早在1983年,维特里希就和妻子来到中国,与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IUPAB)的中国代表进行了会面。当时,他正担任联合会的秘书长,在他和妻子的努力下,中国成功加入联合会,这也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加入具有极高国际影响力的科学联合会。

  “我第一次见到维特里希教授是在2003年,他在清华大学做学术报告。”刘东升回忆,“我当时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读研究生,当我们一行人赶到清华报告厅,已经座无虚席了。”在后排站着听了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刘东升记得,教授当时抽出自己的皮带,来形象地类比蛋白质的计算结构。

  去年,维特里希将先进的氟标记、酵母表达G蛋白偶联受体(GPCR)等技术引入上科大的核磁共振课题组,使实验室在建立之初,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最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目前,维特里希课题组正在探析人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子机理。这种原创性研究,有望催生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的新药。

  今年5月,维特里希将主持中国科学院的交叉学科论坛,邀请国内主要大学及科研机构的核磁共振波谱学及磁共振成像领域的专家学者,促进磁共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运用。

  永保好奇心的科学家

  是什么激励维特里希在科学的道路上一直前行?或许从刘东升的观察中可以窥见一二。“他对什么事都保持好奇心,每次坐车都会带着地图,经常问司机到哪了。教授做事也井井有条,自己的办公室整理得非常整洁。每次做实验前,都会再三叮嘱学生要带护目镜。”

  除了对指导核磁实验室的日常研究,维特里希还在上科大给研究生讲授“结构生物学”课程中的核磁共振波谱学部分。每年,他都会为上科大和其他高校的同学做“我的科学生涯”讲座。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他从未停止过科研工作,现在仍然是个高产的科学家。“我们都很钦佩他。”刘东升说。

  “中国应该鼓励研究新领域的那些科学家,尽管他们还没有在知名期刊发表文章。”维特里希提出自己对中国科研的建议。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