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孕育现场工程师的摇篮 上海电机学院擦亮技术立校名片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     编辑:钱文婷     2018-10-22 13:11 | |

上海电机学院 供图(下同)

刚刚度过65岁生日的上海电机学院,举行了新一轮企业院长聘任仪式,5位企业代表受聘成为学校企业院长,依托企业发展资源,为学校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建校初始,学校就创出了特色品牌,找准了办学定位。时光流转,电机人一直走在追寻“电机梦”的路上——深化人才培养、提升师资素质、注重科研转化、营造校园文化……

65年的办学之路与先进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上海电机学院从依托传统工业办学到依托现代产业办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已贯穿到了学校办学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技术教育办学模式。

“三双四共”式,校企共育现场工程师

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学校充分调研上海装备制造业对生产一线从事技术研发、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即“现场工程师”的迫切需要,准确地将“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确立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构建了以二级学院建设的校企“双院长”制、学科专业建设的校企“双负责人”制、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导师”制为基础,由校企双方共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创实验实训基地、共组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课程资源等要素组成的“三双四共”校企联合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与上海电气集团签订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成立“上海电气集团与上海电机学院战略联盟委员会”,电气集团总裁和上海电机学院校长分任战略联盟委员主任,积极实践产学研全方位、深层次、制度化合作的有效路径,确立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联盟模式。

图说:学生参加工程训练的竞赛现场

共建二级学院,“三双”促成长

在校企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下,学校与上海电气集团分别选择下属优势二级学院与产业集团深入开展共建二级学院,并成立“校企共建上海电机学院二级学院管理委员会”,其中企业人员占50%以上。学校的电气学院与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机械学院与上海电气重工集团已开展了多年的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工作。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总工程师担任电气学院和机械学院院长,原二级学院院长任执行院长,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二级学院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方案、企业关键技术难题、联合申报教学科研项目及日常教学相关安排等展开讨论与决策。

共建学科专业上,“双负责人”制也日渐成熟。面向上海的高端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学校在与产业集团共建过程中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在《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明确把“装备制造技术”学科群作为重点建设学科群,联动发展“生产服务”和“技术文化”学科群,致力于在重大装备共性技术、大型铸锻件技术、风力发电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电气学院与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共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智能电器”学科,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团队,大力推进了学科专业的建设成效。

学生也有了校企两位导师。学校颁行《上海电机学院学生导师制实施办法》,鼓励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加入教学团队担任学生校外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提高及职业道德的培养。2018年已聘任118名企业高级人才担任校外导师,强化学生实践认知及适应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

联合培养人才,“四共”显成效

学校成立由企业行家、校内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一方面,学校邀请企业专家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将每门课程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衔接,共同开发能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较强的解决问题方法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根据产业转型的需要,校企专家共同商讨重组学科知识体系,合作开设诸如《中国装备》《智能制造概论》等体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发展趋势的跨学科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图说:学生参加工程训练的竞赛现场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校已基本形成日常教学“三进三出”的良好格局,即教学核心内容进课堂、竞赛和科创进实验室和工业中心、科研实践进导师工作室,实现大作业出成果、竞赛科创出成绩、项目研究出成品,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成效和实践能力。

为了给未来的“现场工程师”提供应用的机会和实践的场地,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共建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车间、实验中心、研发中心等为基地,全方位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校特意开辟约1000平方米场地,在上海电气集团、德国西门子公司、瑞士ABB集团等企业的支持参与下,建设开发了“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实训中心”,智能工厂完全参照工业企业实际标准,直接采用工业化设备及软硬件,让学生在真实工业环境中进行实训操作,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还通过特聘、全职聘用、柔性流动等方式遴选和聘请了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学校也有多名教师在企业兼任副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一批教师被上海电气集团聘为“科技项目带头人”,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学科岗位结合,学生素质大幅提升

为提高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学校鼓励将新技术引入教学环节,将工作任务贯穿案例化、项目化教学实践中,在校企共建教学资源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比如,自动化专业更围绕本专业岗位核心能力,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了“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维护与改造”“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开发”“自动化系统技术服务与管理”四个能力模块的课程群,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各种大赛中屡获佳绩。“百万千瓦级汽轮机预扭动叶片装配工具开发与应用”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特等奖;先后2位同学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机械学院创新团队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孔元元同学代表中国出征并获优胜奖。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2018年全国毕业生质量位列242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现场工程师的摇篮”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毕业生进入中国商飞、振华重工、上海电气等制造业龙头企业人数逐年上升。一批优秀校友,因品德好、业务精、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他们在洋山自动化码头、C919国产大飞机制造等重要岗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通过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合作组建教学团队等方式,学校打造了一支了解行业技术走向、具备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2008年以来,教师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4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3项。这些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图说:学生科创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打响名片,学校期待光明未来

校企共建合作战略联盟,在研判企业需求和达成合作共识的基础上构建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对协同育人进行顶层设计,建立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等各个领域的长效合作机制,在上海和全国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受到国内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的模式已在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全国CDIO教育联盟等学术组织进行成果发布和经验交流,产生积极反响。该开发模式得到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机械行业院校推荐。学校积极参与上海市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的研制,为上海市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做出积极贡献。

技术立校,应用为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65年的脚踏实地,上海电机学院已经从建校之初的中专学校稳步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题,涵盖研究生、专科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学校招收研究生的二级学院拓展到3个,在校研究生超过300人;本科专业发展到了36个,专科专业有11个,在校生近13000人;继续教育学历生5000余人,居于上海高校前列。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起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