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对自媒体乱象说“不”! 10多个教育公众号被暂停更新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徐驰     2018-11-02 10:02 | |

VCG21400460137.jpg

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网民举报并向有关部门调查核实,19个微信公众号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微信公众号“人民监察”“人民法治上海”假冒官方机构账号、违规发布时政新闻信息;微信公众号“没有买卖没有杀害”发布传播涉社会稳定的谣言信息;微信公众号“世界未解之谜”借科学探索名义传播低俗虚假信息,已被依法关闭。“上海初高中讯息”“魔都升学爆料”等14个教育类公众号曲解教育政策、传播不实信息;微信公众号“杨行新鲜事”违规发布时政新闻信息,扰乱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社会影响恶劣。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上海市网信办已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对其中8个违规微信公众号暂停更新30日,对7个违规微信公众号暂停更新15日(详见附表)。

       昨天上午,上海市网信办会同上海市教委联合约谈了违规教育类公众号在沪运营负责人,责令他们立即自查自纠,全面深入整改。

     (一)鸡血公号 破坏教育生态

       杨雪,沪上某高校教师,孩子五年级。“我常刷屏的至少有10多个教育公众号,有些是推荐一些少儿读物的,或讲一些育儿心理的,那倒还不错,但另有相当一部分是纯粹升学类的,热衷于各类真假难辨的数据排名,而且各种文章有的就是抄来抄去的,弄个危言耸听的标题,点开一看,作为家长难免也会跟着焦虑起来。”杨老师说,而且越是这样“鸡血”的公号,在家长群里越是流传得快,有的家长还会专门把这些东西挑出来分享到班级群里,弄得大家都神情紧张。

       事实上,类似杨老师这样被所谓教育公众号包围的家长不在少数。好在,杨老师还是明辨曲直的。她说,在公众号鱼龙混杂的情况下,这就要看家长的定力了。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教育自媒体在内容定位、导向把握等方面存在不少共性问题,破坏了教育网络生态,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带来冲击。

       据市教委通报,现在一些教育自媒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曲解政策、主观臆断、强化排名、助长焦虑、软文盛行等。它们或为了夺人眼球,或出于营销目的,或就是为了迎合受众的攀比和焦虑心态,对各类教育政策和现象进行所谓解读,而这些不准确的解读,不仅偏离政策初衷,也有违素质教育导向。

       譬如,《竞赛或将回归?教育部官方发布竞赛管理办法,9月起可接受竞赛申请》一文,曲解政策意图、给受众传递错误信号,实际上教育部门发布竞赛管理办法的主旨是规范,而不是所谓“回归”;《不神秘的神秘考——“魔都”2019小升初系列》一文,充斥“暗语”,对所谓“神秘考”进行故弄玄虚的介绍,暗示存在未经查实的非正规形式“招生”行为,混淆视听。《33所高中自招扎堆考试,冲考上演“全武行”,场面太火爆不忍直视》一文,属于明显炒作的“标题党”,客观上对违规“冲考”行为起到纵容作用。《牛校平行班VS次牛校大牛班,2018年高考成绩亮相》、《喜报来袭!2018上海14所初中中考捷报合辑!持续更新!》等文章,公布相关学校的升学数据,不仅大肆宣扬分数至上、强化“唯分数论”,而且助长家长、学生的焦虑情绪。《2018上海高考录取数据汇总,本科率82%,重点率17.2%,超七成考生留在上海》一文,作者自行搜索相关数据作出不准确分析,误导大众。

       传递和消费“鸡血”情绪更成为不少教育自媒体的“卖点”。譬如,《鸡血妈妈成长史》,该文宣传秉持错误教育观的家长,传递“鸡血式”焦虑。《绝对干货-某知名民办小学上岸经验分享》,通过各类引导性细节,鼓吹错误的育儿观,助长恶性竞争。《好成绩全靠刷?沪热门“鸡血”民办小学top10深分析!》,对部分民办小学进行所谓“排名”,并介绍片面引导性内容,助推焦虑。

     (二)夸大焦虑 实为兜售补课

       今年9月新学年开学之际,有一篇出自某公众号的网文流传甚广,标题为《没有危机感的开学季,你相信吗?》。“刚刚开学的孩子就像是那只青蛙,处在巨大的安逸之中,然而却时刻都会面临着危险,虽然取消了月考制度,但是很多知识检查会从侧面袭来,面对检验,孩子们需要时刻保持着学习的危机感,才能从容应对。”“那些具有高层次危机意识的人,会在危机感来临前就做足准备,甚至通过高远的预判,使得他们在危机来临前,率先抢占市场的主动权。所以,孩子们刚刚开学,一定要突破所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未雨绸缪在知识储备上以及做题技巧上不断超越自己。”……字里行间,无处不在夸大家长对学生幼升小的焦虑。然而,话锋一转,文章紧接着抛出的是“3课时摆脱新学期手足无措”,炮制者的本意这时才“言归正传”——去机构补习吧。通读全文,其实都是在为“暗示家长需为孩子报名上培训机构”作渲染、挖陷阱。

       针对自媒体乱象,市网信办将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的自媒体予以严厉打击。市网信办负责人表示,将依法依规坚决打击传播虚假谣言信息、无资质发布时政新闻信息等违规行为,坚决整治违背公序良俗、违反道德风尚、“标题党”蹭热点、炒作绯闻隐私、恶意营销、低俗媚俗、斗富炫富等行为,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大力净化网络空间,努力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网络自媒 应担社会责任

      “你看那些活跃在所谓教育自媒体中的鸡血文章,大多强调两个‘家’,一是‘别人家的孩子’,二是‘伪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系主任王健认为,那些违规的教育自媒体,热衷制造升学紧张氛围,怂恿家长盲目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有意煽动家长的焦虑情绪,所炮制的文章大多出自一些“伪专家”之手。现在教育舆论场有个不正常现象,叫“专业抵不过产业”,就是真正专业的教育人士的声音,有时抵不过培训机构、个人自媒体之类教育产业所鼓噪的声音,一旦家长没有辨识能力,就会被这些公众号上的不正确观点和解读所误导。如果再分析一下这些公众号之所以要这样不遗余力地吆喝兜售他们的东西,其实背后都可以找到利益链的影子。这些公众号的始作俑者,基本上都是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自媒体的社会责任。“因此,对教育自媒体要正本清源,互联网时代,不能让网络上的污泥浊水蒙蔽了家长和孩子的眼睛。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教育自媒体的依法管理,这不仅有助于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也有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王健说。

       市教委在约谈会上指出,教育自媒体运营者必须担起社会责任,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首先,必须把握权威信源。教育涵盖招生、考试、升学等各方面,关系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自媒体须以教育部门公布的权威信息为准,不误传各种片面或不实的内容。其次,教育自媒体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在内容定位上,应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更多宣传那些“不挑生源,不集聚资源,不以分数排名为教育追求的”家门口好学校”,弘扬正确教育观和科学成才观。在传递教育正能量的同时,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缓解家长焦虑、推进素质教育。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