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即将迎90岁生日 于漪却说:当教师的每一天都给我新鲜感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作者:陆梓华     编辑:任天宝     2018-12-28 20:28 | |

微信图片_20181228200202.jpg

图说:于漪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主办方供图(下同)

  “有人说,做老师时间久了就会有倦怠。可是,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每天都是新的。”当于漪老师在上海开放大学的演讲厅内说出这番话时,台下掌声雷动。明年2月7日,她将迎来90岁生日。

上周,于漪作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唯一代表,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今天,一场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中小幼教师奖励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承办的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微信图片_20181228200208.jpg

图说:研讨会现场

  出版专著400余万字,上了超过2000节公开课……在大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里,为何始终能如她自己所言,“用燃烧的激情教学生学习母语”?于漪动情地说,“孩子耽误不起。生命是张单程票,你要敬畏孩子的生命。每一堂课的质量,都影响着孩子生命的质量。”正因如此,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要学习很多东西,从青年教师身上学习,从学生身上学习。面对荣誉,于漪觉得,对于教育,自己“欠了一辈子的情”。她引用泰戈尔的诗句建言教育同行排除杂念,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将民族精神的根,爱国主义的魂,撒播到孩子的心中,“鸟的翅膀系上了黄金,又怎能自由翱翔?”

  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眼中,于漪对于教育、对于孩子,是一种如同甚至超越母爱的爱。因为缺少快乐,不少学生在大学阶段要“补回失去的童年”,荒废青春,为此,于漪曾大声疾呼,“把快乐还给童年,把健康还给少年,把活力还给青年”。于漪也提出了教育中最根本的的问题——教育究竟是育分还是育人?

  “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是看懂书,写个报告,能不能有创造性、有想象力的人,关键在于语文。没有语文课的底子,培养不出大家。”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认为,于漪的语文课堂,贵在一个“疑”字。于漪主张,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语文课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在课堂上,于漪让学生起疑、辨疑、析疑,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创造性思想。“如果学习语文都有标准答案,那么,民族的想象力从何谈起?我们要思考,是否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教授中国的诗歌?”张汝伦说,在于漪老师的语文课上,课文不是现成答案的仓库,而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的触媒,这恰恰体现了母语学习的真正价值,也只有学好母语,一个人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