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教育新观察|高中奥数竞赛保留,小学初中还要“追”奥数吗?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钱文婷     2019-02-27 10:05 | |

VCG41484542581.jpg

来源/视觉中国

  “奥数可以学了?”“奥数到底要不要学?”“参加奥数比赛有用吗?”……近日,这些流传于中小学生和家长间的疑问,皆源于教育部最新公示的竞赛目录,曾有传闻的“全面取消奥数比赛”实为误读。同时,高中生奥数竞赛得以保留也引发了众多猜想。

  继去年9月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后,教育部最近首次公示了2019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名单拟确定科技创新类、学科类、艺术体育类全国性竞赛活动共31项。在14项学科类竞赛中就有中国数学会主办的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面向高中生),其他诸如高中生物理奥赛、化学奥赛等也都被保留了下来。

  “高中奥数竞赛从来没有取消过,但初中生和小学生学奥数的确降温了许多,去年上海的初中数学竞赛就没有举行。”长年进行奥数研究与教学的原闸北区数学教研员杭顺清说,高中生学奥数除了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为了两个“出口”,一是参加奥数比赛,二是为了参加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测试。据悉,现在国内的高水平大学自招最多只允许测试两门学科,数学基本上是必考的一门,从难度来看大约相当于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一试的水平。

  有数据显示,近40年来,全国仅有600多人入选国家奥数集训队,每年选派10多人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但是,为了攀登国际奥数的塔尖,或者为了把奥数作为升学的敲门砖,全国每年有不计其数的孩子或多或少地会投身学奥数的行列。对此提出强烈批评意见的是国际知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他表示,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应当按数学学科本身的规律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教数学、学数学,最重要的是奥数不应作为升学的条件。

  每年一届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以发现和培养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少年为目的。我国从1985年开始派队参赛,曾经是此项赛事多年的霸主。然而,近年来却似乎“风向”有所改变。昨晚有消息传出,有着奥数难度最高赛事之称的2019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刚刚闭幕,美国代表队获得了三块金牌,俄罗斯代表队获得了两块金牌,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为第15名,没有一块金牌。而且,在国际数学奥赛中,过去拿冠军拿到手软的中国队,已经有连续4年没有拿到冠军了。

  2014年底,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政策,称2015年1月1日之后高中阶段获得的体育特长生、参加竞赛获奖学生等,将不再获得全国性高考加分。去年,教育部在部署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时,原有的6项加分内容也被全部删掉,这意味着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这是不是在“打压”奥数呢?有教育界人士表示,至少从相关政策来看,“想象”的空间还是蛮大的。记者注意到,虽然高考统考明确取消了奥赛加分,但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仍可作为高校自招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国内大多数高水平名牌大学仍把“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以上的考生”列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有些二等奖获得者也会被相关的高校相中。其实,这也为教育部在高中生中保留奥数等学科竞赛提供了沃土。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