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上海167所中小学将课堂“搬进”博物馆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亚宁     作者:马亚宁     编辑:李茜     2019-03-15 16:06 | |


图说:学生们与馆内学科专家互动 来源/科技馆供图(下同)

   新民晚讯(记者 马亚宁) 到博物馆去“读书”,听着就很有趣!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上海市教委-上海科技馆2018年“馆校合作”总结大会上获悉,上海科技馆已经与全市167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覆盖全市全部16个区,309名“博老师从科技馆毕业,190个校本课程研发完成,538名学生历练成合格的青少年诠释者或者实习研究员。2019年,上海又将有21所学校将课堂搬进博物馆。

   约300家科普教育基地,100多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20座美术馆……上海拥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如何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玩中学”,上海科技馆一直不断探索各种形式、内涵丰富的“馆校合作”——“利用场馆资源提升科技教师和学生能力的馆校合作项目”。该项目由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市教委合作,旨在培训一批善于利用科普场馆资源开展基础性、拓展型、研究型教学的学校教师,培养一批主动学习、敢于实践创新、富有科学精神的青少年,形成一套科普场馆与学校间可复制推广的馆校合作模式。

   经过三年的努力耕耘,馆校合作项目在2018年收获了累累硕果:“博老师”研习会课程成功申请为上海市级师资培训课程,“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也被团市委少工部纳入2018年上海市“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自然生物小实验”版块,“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参与了第四届全国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荣获一等奖。

   从玩转科技馆,到学在博物馆,吸引更多懂教育又懂孩子的一线教师将博物馆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必不可少。“博老师研习会”和“校本课程”是“馆校合作”项目下的两项专题教师培训。培训充分依托两馆的展览教育资源,采取学校教师为主、馆方教育人员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模式,开发的校本课程既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也挖掘了科技馆的展品资源,揭示了展品背后蕴含的科学教育因素。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则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理念),鼓励学生在博物馆情境下开展项目性学习。学生在馆内工作人员与馆外学科专家的“双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学习、分工协作的方式分阶段、有目的进行自主探索,最终培养多样化的综合诠释能力。

   三年来,上海科技馆已经与全市167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覆盖全市全部16个区,309名“博老师 从科技馆毕业,190个校本课程研发完成,538名学生历练成合格的青少年诠释者或者实习研究员。2018年度,上海科技馆还首次推动了“一馆X校”子项目,为10家同行科普场馆与11所学校搭建合作桥梁。2018年9月,科技馆与自然博物馆联合多家科普场馆与共建学校,将课堂搬进博物馆,让博物馆课程走进学校,共同开启“开学第一课”。

   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处长顾洁燕告诉记者,时代在进步,博物馆的职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教育”正成为当今博物馆要实现的首要职能。 2019年馆校合作项目即将开启,在原来的基础上,各个子项目的规划上也有了创新。“博老师研习会”将以研学背景下的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为主题,提倡主题式培训以及教师跨学科合作;“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将整合科研院所力量,为青少年搭建更广阔的科学展示平台;“校本课程”拟以“自然界关系探索”为主题,指导教师感受主题式校本开发。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