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他们毕业70年了!上海交大“90后”院士与新中国同向同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易蓉     作者:易蓉 通讯员 皎轩     编辑:夏韵     2019-04-07 14:34 | |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迎来建校123周年 来源/学校供图

  菁菁校园重聚,重温往昔时光,为祖国欢庆,为母校高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也迎来建校123周年,今日新老校友相聚,共叙家国情怀和人生理想。上海交大跨越三世纪风雨兼程、英才辈出,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开拓进取,不断攀登,是民族振兴的中流砥柱。这其中,就有3位毕业70年的“90后”院士,他们走出交大校园后,宏图在胸、重任在肩,爱国荣校、努力拼搏,在各自的领域艰苦奋斗,与新中国同向同行70年。

情系“港珠澳”,勇攀世界桥梁“珠穆朗玛峰”

  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大桥建设者中就有一位“90后”老人——上海交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9届校友、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孙钧院士。最近五六年,孙钧院士的心思都扑在了港珠澳大桥上。过去每次到这里出差,他都是以专家身份,为这座大桥施工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把脉、出谋划策。93岁的他解决了港珠澳大桥的不少难题,大屿山与伶仃洋曾见证他伫立深思的背影。在成为交通部指定的技术顾问、为港珠澳大桥“专业护航”前,孙钧曾参与过很多“超级工程”,其中包括青藏公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洋山深水港、长江隧桥等。

图说:中国科学院孙钧院士 来源/学校供图(下同)

  作为交大土木系1949届校友,虽已离校多年,孙钧却对求学时的一幕幕记忆犹新。“当年,我们这帮人也是像你们现在一样的热血青年”,老院士回忆道,“不过那个时候可没有你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食堂连凳子都没有,四年都是站着吃饭的,平常吃的都是青菜汤和米饭。晚上在图书馆看书看得太晚,就吃几块咸饼干补充营养。苦归苦,大家都是很努力地学习,想着早一天毕业,为国家做贡献,像当时念数学系的吴文俊,念物理系的何祚庥等等,后来都成为了祖国的栋梁之材。我们是四九年毕业的,是解放前的最后一批毕业生,也是解放后第一批毕业生,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他还寄语青年学子:“一定要打好基础,培养自己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好好珍惜现在的机会,在大学中所学到的,能让你一生受益无穷。”

为祖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三十年

  与勤勉不辍,为国鞠躬尽瘁的孙钧院士一样,有一位老人,他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功名赫赫却隐姓埋名三十年。离家正壮年,归来已花甲。他的一句话,足以成为当代青年之座右铭“敢做惊天动地事,甘做默默无闻人”。他就是“中国核潜艇之父”、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上海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黄旭华院士。

图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1945年7月,黄旭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始毅然追寻“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想。

  1958年,中国核潜艇事业元年。时任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设计二处潜艇科长的黄旭华,突然接到去北京出差的通知,走进了海军舰船修造部和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联合组建的核潜艇总体设计组,他这才知道是“天字第一号”绝密工程选中了他。黄旭华至今记得,报到时领导找他谈话说了三条:一是“你被选中,说明党和国家信任你”;二是“这项工作保密性强,这个工作领域进去了就出不来,”;三是“一辈子出不了名,当无名英雄”。黄旭华毫不犹豫。“一辈子出不了名,当无名英雄”,这与“党和国家信任你”相比,算得上什么啊?

  直到1987年,他以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解密,隐姓埋名30载,他没有回老家,却成就国核潜艇真正具备核反击实战能力,使中国核潜艇成为大国的“定海神针”。

突破世界难题,造出“发电金刚”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还只能用煤气来替代汽油,而当年电力的供应也严重短缺,工农业生产急需强大的电能和动力。1958年,交大电机工程系1949届校友汪耕与上海电机厂的科技人员、工人师傅决定超越发展,领先一步,发明研制世界上第一台定子和转子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当时研制这种发电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西方工业强国都无法攻克这个难关。在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的刻苦钻研和奋力攻关下,1958年10月27日,一万两千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安装在上海南市发电厂,进行生产试验。这是汪耕等科研人员和上海电机工人的发明和创造,是新中国工业的一个大事件。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90”后院士虽已从交大毕业70周年,仍时刻心系母校发展。除了老一辈校友外,很多中青年校友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有全国最大的酒店集团华住创始人1989届校友季琦,有全国最大的锂电池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曾毓群,还有创始百姓网的1999届校友王建硕……从母校离开后的风雨征途见证了他们在不同领域艰苦奋斗,他们所做成就熠熠生辉,与祖国同向同行。

  通讯员 皎轩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