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媒体无处不在!25万新闻专业毕业生将在融媒体改革中充分就业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钱文婷     2019-04-10 08:53 | |

IMG_8927.JPG

图说:“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二期开讲  来源/复旦大学供图(下同)

  “今后,全国25万的新闻学院的学生是有饭吃的,因为(融媒体时代),所有媒体的数量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媒体无处不在,内容的生产、运营无处不在。”人民网总裁叶蓁蓁的一句“承诺”,赢得了台下350余名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掌声。

  昨天下午,上海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重点项目——“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二期在复旦大学开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叶蓁蓁作首场讲座,主题“融合发展,前景无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体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大学6家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参加。

  “全媒体的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四个新的特点,那就是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所谓全程,地球村7×24小时传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全员则突破了主体尺度,信息传播从过去媒体我说你听变成了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一个互动式传播。全息就是信息传播突破了物理尺度,万事万物都可以信息化、数据化。全效,突破了功能尺度,如果说过去的媒体是收买新闻咨询的专卖店,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型互联网平台正在集咨询、娱乐、购物、社交等各种功能为一体,已经变成一个大型的Shopping mall”叶蓁蓁与同学们分享。

IMG_8925.JPG


  叶蓁蓁继续介绍:“中国媒体具有非常独特的基因结构,首先它是党政机关的政治属性,加上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然后才是企业化经营的市场属性。” 叶蓁蓁坦言:“未来机器人写稿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什么样的原创内容,才是不会被机器人写稿取代?”他提到了四类:第一,观点评论,第二,深度调查,第三,权威的解读,第四,政策内参。中国媒体很独特的一个功能,及时给党和政府提供各种政策建议,帮助我们完善政策,改善治理,推动社会进步。

  25万新闻专业毕业生真的不愁就业?叶蓁蓁拿出了就业渠道。比如人民网,就去承接中央部委、大型央企的官方网站、官方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的代运营,“我替你做运营,我当你的保姆,当你的厨师,我把自己变成一个媒体家政公司。”新闻“家政”就需要很多专业人员。还有就是提供网络风控人员。今日头条现在约有15000人在从事内容审核。这是一个全新的职业,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内容审核师的从业人员会超过一百万人,“这跟总书记所讲的,要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互联网空间更加清朗是完全匹配的。”叶蓁蓁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各级宣传部,网信办,我把它比喻成为公安局,是有行政执法权利的,但是公安局管得过来那么多小偷小摸吗?那需要什么?需要保安。我们所搭建的就是一支互联网内容领域的保安队伍。”

IMG_8930.JPG


  叶蓁蓁最后拿出了“招牌”——百万年薪招聘首席调查记者。他说,“无论技术如何更新,内容原创,强化新闻,仍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也是中央给我们的使命。”

  一场讲座完毕,“新闻系”的师生感触良多。复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说,“这次讲座,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抓手,可以帮助新闻学院学生全面了解现实国情、党情、世情和市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培养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二学生赖丽芳说:“讲座开天眼、接地气。通过我们对融媒体改革的了解,增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试点基础上,去年,上海首次推出“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覆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和上海媒体青年业务骨干近3000人次,得到了中央宣传部的肯定。昨天起推出第二期“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并首次将参与范围扩大至上海6所部校共建高校。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