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风雨兼程,百年赤子 惜别新中国第一代海归科学家汤定元院士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任天宝 张泽茜     2019-06-11 18:39 | |

来源/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下同)

他从不说大话,却用实际行动感召着一代代人科技报国;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却用果敢担当开创了中国的红外事业;他科研任务繁重,却不忘在科普和培养人才中践行院士的担当……

又一位大师离我们远去。2019年6月3日10时40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红外学科奠基者汤定元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享年100岁。今天上午10时,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汤定元院士是红外技术领域的一面旗帜,他的离去对红外技术研究、对上海技物所损失巨大。”所党委副书记童卫旗沉痛地说。这几天,所里被悲痛的氛围笼罩,大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虽然汤院士不在了,但他留下的精气神还在,他为中国打下的红外基础还在。”

放弃学位毅然归国

那是中国最黑暗的年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1920年5月的一天,清脆的啼哭声让江苏省金坛县小坵村的一户人家迎来了新的希望。尽管家境拮据,可家里还是竭尽所能供汤定元读书。正是在无锡师范的那两年里,汤定元爱上了无线电,也确定了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幼年的经历也让他意识到,唯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1950年,在大洋彼岸求学的汤定元无时不刻不关心着祖国的发展。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更让他回国心切。为了避免因战争原因而被扣留,次年春天,汤定元婉拒了导师的挽留,决定放弃博士学位,准备归国。

面对美国移民局的无理刁难,汤定元淡淡告诉对方,自己已经订好了船票。经过20多天的海上颠簸,汤定元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怀抱,他也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美留学生中第一批回国的11人之一。他的决定是对的——8月,美国政府下令禁止中国留学生回中国,已经乘船到檀香山的人也被送返。他曾说,如果当年留在美国,也许能做出些成果,发表多篇论文,但效果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显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是汤定元的得意弟子。他告诉记者,汤先生的爱国精神一直在传承,绝大多数出国求学的学子,都受到感召回国报效祖国。他们都记得出发时汤先生的殷殷嘱托:学习结束后,有机会还是要回国来发展。

高瞻远瞩确立红外发展

“他就是一个很普通、很谦虚的老先生。”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杨建荣曾经也是汤定元的弟子,追忆恩师,杨建荣这样评价,“可他认准了的事儿,就会坚持下去,不怕得罪人。”

留学那会儿,汤定元就开展过硅在超高压下的导电性能研究,对当时国外半导体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他深知,半导体有着广阔的未来。1951年回国工作后,汤定元选择了半导体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工作小组中主要研究半导体的光学及光电性能。

在从事半导体的研究中,汤定元高瞻远瞩地认识到红外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善言辞的他提笔向国家主管部门和聂荣臻元帅“请战”,建议我国要部署红外研究工作。时代背景下,这个当时对新中国还有些陌生的名词一下成了热门技术,数十家单位纷纷开展硫化铅探测器的研制,却又因经费问题半途而废。汤定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再次写信给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指出红外技术研究不能中断,但也不能搞“一窝蜂”,要聚散为整,集中全国的科研力量进行攻关。正是这个诚恳的建议,中科院在1963年底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与昆明物理研究所作为我国发展红外技术的专业研究所。

好事多磨。正当各项课题逐步展开时,一次意外液氢爆炸事故,让刚有起色的红外技术研究又蒙上阴影。巧合的是,我国恰好在一架外国战斗机残骸中发现了机载红外雷达等部件。汤定元获悉此事后,再次致信聂荣臻,恳请由上海技物所承担自行开展研制红外雷达的任务,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壮哉!古有“三箭定天山”,而汤定元的三封信,也成为我国红外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

“匡汤匡汤”成佳话

自1958年12月起,汤定元带领科研人员经过艰苦努力,研制出性能优良的硫化铅红外探测器,同时建立起包括黑体响应率、噪声频谱、光谱响应等在内的测试系统。这套测试系统后来成为国内建立红外探测器实验室的样板。

1978年后,汤定元又预见到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在今后红外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集中全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碲镉汞晶体材料、器件及物理性能开始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又是多么睿智!碲镉汞如今已成为航天领域最重要的材料。可在当时要做出这个判断,着实不易。”杨建荣感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验条件很差。参加碲镉汞研究的同志,后来头发上都检测出了有毒物质。可当时碲镉汞红外探测器买不来,只能靠自己。”褚君浩院士补充说。那会儿,中科院院士匡定波也在所里开展红外应用与遥感技术的研究。同事们打趣二人为“匡汤匡汤”,成为一段佳话。正是这对“匡汤”组合,创造了我国红外应用的多个奇迹。两人还富有远见地布局了上海技物所的研究学科,鼓励科研人员从事材料器件和探索性的基础研究。

“汤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种下的碲镉汞之种,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如今我们的研究,都在‘享用’当年结下的果实。”青年骨干陈凡胜研究员动情地说。

把学生放在火线去“烤”

“我读研究生的第一年,汤先生组织了一个讨论班。每周四上午由一个研究生主讲一章,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弄清里面的问题。”褚君浩回忆起师从汤定元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在讨论到能带理论时,需要结合窄禁带半导体,汤定元于是安排褚君浩做这个报告。准备了3个月,查阅了主要的文献资料,写了厚厚的一本笔记,褚君浩对这个课题体会深刻。后来,他在所里做了两次3小时的报告,都得到了汤定元和同事的夸奖,也确定了褚君浩追随汤先生研究窄禁带半导体的方向。“汤先生很有远见,他会给学生最前沿的课题。因为他知道,只有把学生放到火线上去‘烤’,才能给他们真正的历练和成长。”

当时的科研条件和现在比可谓天差地别,可为了实验效果,需要把碲镉汞样品磨得很薄,只能通过先人工后机器的方式不断逼近极限。褚君浩想了很多办法,可往往磨到20微米就破碎了。他不断琢磨,终于想出了个自称为“圈胶法”的主意,可以让碲镉汞样品保持在10微米厚度以内。每一次实验有进展,汤定元都很兴奋,经常在工作会议上表扬褚君浩。虽然每次都不在场,可这些鼓励传到褚君浩的耳朵里,让他备受鼓舞。“到现在,我随手打磨一块碲镉汞样品,都能保证厚度不超过10微米。”褚院士笑称。

汤先生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杨建荣也深有体会。“汤先生要求他们仔细阅读三年内有关碲镉汞材料的所有文献。当时技物所还查不到,只能每天去上海图书馆借阅,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半年。”

汤定元一生培养了近40名研究生,他们大多已成为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中间力量,在各自岗位上为我国的红外事业默默奉献。

关心科普淡泊名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科院经常收到一些群众来信,提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之上的天心石,它们的声学现象有何种科学解释?”领导把这个为群众答疑解惑的任务交给了汤定元。如何写出科普文章?汤定元跑去图书馆,找来《怎样写文章》《语法结构》《修辞》之类的书籍“充电”,心中有了把握才开始动笔。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天坛中几个建筑物的声学问题》一发表,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即便接受胆囊手术,85岁高龄的汤定元还在认真编写科普图书。他撰写和编译出版的科技专著和科普书籍超过300万字。他曾说,我们国家的科普基础太薄弱,把科学成就告诉普通老百姓是科学家应尽的责任。然而,他一心想要完成的一部光电科普书却最终没能如愿,也成了这位百岁老人的永远遗憾。

“汤先生到了耄耋之年,我们原打算安排工作人员将午餐送到他办公室,可他摆摆手婉拒了。后来,他中午就泡碗方便面,就着个咸蛋对付。他对吃穿从来没什么要求。”褚君浩回忆。2002年,汤定元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了20万港币的奖金。这笔钱他没想着留给自己和家人,而是想到了求知向上但经济困难的孩子。他把这笔奖金捐赠给自己青年时求学的母校金坛华罗庚中学,设立了奖学金。“这件事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也坚决不用自己的名字设立奖学金。”汤定元的家里并不富裕,有人问他,这笔钱不留着给孩子买房子吗?汤定元笑笑说,我觉得这样才是最好的安排。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院士生平】

汤定元1920年5月出生于江苏金坛,1942年从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回国。汤定元院士长期从事固体物理、半导体光电子学、红外物理和器件研究,卓有成就。他领导并建立了我国红外研究的学科体系,带领研制成功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并成功应用于多种遥感探测装备中,为我国“两弹一星”等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潜心科研和教育事业,为国家培育了一批优秀科学家。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奖状和“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汤定元院士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