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让每个上海小囡掌握1-2项非遗技能 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举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作者:陆梓华     编辑:夏韵     2019-09-22 11:55 | |

图说:活动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摄(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精致的剪纸、可爱的虎头鞋、多彩的农民画、灵巧的草编竹编……昨天的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内,传统的非遗项目在全市80余所中小学校的孩子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神采。传统的皮影表演经过上海市文来实验学校的创编创演,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皮影新唱》;“机电墨韵”项目则尝试结合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以“辉煌七十年灿烂中国梦”为主题的2019年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展示在此举行。

  活动现场,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等16所学校成为第六批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校园优秀传习基地,至此,上海学校优秀非遗传习基地已达109家。为了力争实现“每一名学生学会1-2项非遗技能”的目标,上海编写了“推进非遗进课程教学指南”,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非遗元素,并开发了一系列拓展课和以及一批优秀“非遗空中课堂”,受到中小学生欢迎。在静安区实验中学,每周三下午是胡菲老师漆画拓展课时间,该校的传习基地更通过漆画工作室的平台带动区内、区外美术教师数十人学习漆画创作;万航渡路小学自2012年起推出“京剧脸谱”课程,利用京剧脸谱中丰富的点、线、色块所形成的强烈表现力,引导学生自行创作有个性的脸谱;五四中学在校园内设立了“鲁庵印泥传习工坊”,邀请鲁庵印泥的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符海贤担任讲师,在中学推广印泥文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并配套开设了文化导读、专项参观活动等课程;逸夫职校则与龙凤旗袍合作,建立了以旗袍为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型博览馆;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围棋基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中学习辩证思维,充分发掘棋理背后的文化内涵。

  此项活动由市教委、市文教结合办、市校外联办、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总结表彰会也同期举行。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