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这里展示的是几代人的青春啊!东华大学举行新中国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钱文婷     2019-09-30 10:16 | |

  在“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纺织服装行业早已不再仅仅满足“驱寒保暖”的最基本功能,以新技术、新材料、新渠道为支持,跨入了个性化、时尚化、品质化的新时代,是一个永远不会落幕、为人民“制造美丽”的民生大行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服饰的每一次变化,代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观念的创新和消费水平的升级,也向世界讲述了中国如何从百废待兴到兴旺发达的中国故事。

  近日,“新中国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正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展览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时间轴,挖掘了个人、家庭和邻里的服饰生活照片,生动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服饰衣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服饰流行变化。

  1949年至1957年>>新旧并存、中西皆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团结和号召各阶层人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使得中国城市服饰风尚呈现新旧并存、中西皆有的独特景象。这一时期,以中国城市的平民化时尚流行为潮流,除流行民国的西服、长衫、旗袍和时装外,代表苏联社会主义形象的列宁装、布拉吉等服饰也盛行一时。后期,新中国形象的人民装、学生装和雷锋帽等服饰逐步成为城市时尚生活的主流。

  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提供(下同)

  1958年至1965年>>崇尚节俭、朴素大方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崇尚节俭、朴素大方、移风易俗成为时代的新主题。这一时期,中山装、两用衫、茄克衫、连衫裙和中式服装等款式赋予城市服饰生活新图景。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一度出现流行“三包一尖”,即“大包头、包屁股、包裤脚、尖头鞋”。

  1966年至1978年>>“老三件”“老三色”

  这一时期,绿军装、军便服和军大衣等成为城市革命青年的时尚象征。后期,一种“开襟领裙衣”一时成为“服装革命”的代表。而在中国城市,以“高、大、全”的革命形象成为服装的标准,造成了“老三件”(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服)和“老三色”(蓝、灰、黑)的衣着风格的固化和停滞。当然,女式春秋衫则成为当时时尚的一丝亮点。

  1979年至1989年>>中山装退出、喇叭裤上台

  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国城市百姓服饰生活的复兴和回归。通过影视、报刊、时装节、表演秀和博览会等渠道,迅速确立了中国港台服饰和西方服饰作为中国城市服饰流行风向标的地位。这一时期,留长发、蛤蟆镜、尖角领花衬衫、喇叭裤和尖头皮鞋的男子服饰形象与大波浪、垫肩西装、紧身衫、海魂衫、超短裙、喇叭裤、健美裤和高跟鞋的女子服饰形象,成为一时时尚。相反,中山装则退出流行的舞台。

  1990年至1999年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这一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已经深入人心。“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高速增长,营造了良好的流行时尚环境和条件。紧身衫、吊带裙、T恤衫、迷你裙、超短裤、连裙装、单双排西服和松糕鞋等款式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2000年至2019年 >>接轨国际、快消服饰成主流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百姓买了商品房和私家车,生活空间和衣着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国际各类时尚品牌巨头纷纷涌入中国的各线城市,奢侈品服装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线,并引领着时尚潮流。白领服饰、休闲服饰、运动服饰和户外服饰等全面接轨国际时尚。后期,平价服饰和快消服饰则成为城市百姓衣生活的另一个主流。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相关链接】

  一面穿越时空的魔镜:从“穿得暖”到“穿得好”

  中国服饰文化有着非常悠久和灿烂的历史,五千年的中华服饰就是一面穿越时空的魔镜,反映了悠悠历史长河中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70年,会发现中国人的衣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49年之后的前30年,我们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让几亿中国人“穿得暖”,在庞大的人口基数的背景下,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我们对于服装行业的要求有六个字:“简洁、适用、美好”,提倡的是一种大众化的、劳动人民化的衣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门逐渐地打开,在服装上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条件去表达对于美的追求。到了90年代后期,上海的流行就基本与国际同步了。举个例子,巴黎街头出现的一个款式,可能几个星期之后就出现在上海的南京路上。据我了解,我国大概有十几个副省级城市都有自己城市的“时装节”“时尚周”,这些活动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服装制造大国、出口大国本身的产业实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的老百姓通过衣着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愿景。

  ——卞向阳(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 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主任)

  关于“美”的追求永不止步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服装产业的概念比较初级,主要还是以服装加工为主,品牌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市场由生产企业主导向消费者主导转变,迫使服装企业加强了把消费者对“美”的追求放在首位的服务意识,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外品牌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本土服装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起到了标杆作用,我国服装产业进入了品牌化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靠传统的实体店铺销售服装的模式进入了品牌发展的瓶颈期,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快速、时尚、个性”的时代需要。伴随着网络经济、物流产业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国人生活方式的必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穿着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2%,远超实体店铺的增幅而成为服装内销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同时,市场不断细分逐步达到极致,消费者的时尚审美口味进入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服装高级定制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这一原本主要由小众化的设计师品牌承担的业务,受到了很多行业大公司的青睐,纷纷不厌其烦地设置了服装定制部门,运用远程测体、定制平台和快速反应等技术手段,升级了服装定制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大大缩减了服装的设计周期和供货周期,用定制服装满足消费者对“独一无二”之美的追求。

  ——刘晓刚(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