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让每个同济人成为“校园垃圾魔法师”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陆佳慧     2021-10-09 15:19 | |

图说:学校生活园区内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配备照明、供水、网络监控等设施设备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不久前,上海2021年上半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结果发布,同济大学获评“优秀”,成绩位列前三。2021年上海市垃圾分类“百佳学校”典型选树名单发布,同济大学名列其中。

  “垃圾分类”,同济的秘诀是什么?在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中央区域讨论角,摆放着红、蓝、黑、棕4色大小不一的收集箱体,分别用于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纸类专用)、可回收物(塑料瓶、易拉罐专用)、干垃圾、湿垃圾。这是同济大学师生团队为图书馆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收集容器。

  仔细观察箱体,从细节可看出设计者的用心。尽管都是用于可回收物的投放,但回收纸类的箱体投放口是长方形,回收塑料瓶、易拉罐的箱体投放口是2个圆形,直观引导正确投放。其次,湿垃圾的箱体窄小。图书馆不鼓励学生携带食物入馆,考虑到大厅有自助咖啡机,只在一楼设置了一个小的湿垃圾箱。二楼及以上楼层全部不设湿垃圾箱。紧挨着的墙面上还张贴着学生设计的“同济大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创意海报,相关引导性标语标识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看上去是对几只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改革,背后却是同济大学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对图书馆垃圾分类进行个性化、精准化布局和设计改造,源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晗雪等3位本科生开展的一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课题成果。团队在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所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何品晶教授指导下,通过实地调研图书馆垃圾产生特征,摒弃了此前各处均一设置4个大小相同垃圾桶的粗放模式,探索更加合理高效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创新模式。

  走进图书馆南侧教学南楼大厅一角,几个垃圾箱一字摆开,细细看,会发现与图书馆内垃圾箱的设置有些不同。其中,2只黑色箱体用于回收干垃圾,2只蓝色箱体分别用于回收易拉罐、饮料瓶,未设置湿垃圾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回收饮料瓶的蓝色箱右侧,外挂一白色小篓,专用于回收饮料瓶盖,以更好细分可回收物,为后期资源化奠定基础。

图说:垃圾分类志愿工作已作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劳动实践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图说:鼓励学生参与创新课题研究,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师生们为图书馆、教学楼设计的垃圾收运容器

  再看垃圾箱紧靠的墙面上,有“湿垃圾”“剩包子”“剩饭菜”“果核”几个红色醒目的警示图标,提示禁止投放。同时,墙上还发出倡议:“请各位学生和教职工到食堂就餐,食堂更香!舒适的教学环境你我共同守护。”教学楼内各教室内原有的小垃圾桶也全部撤除。

  再去同济的学生社区看一看。在学生社区,一般每800至1000人就设有1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2020年,同济大学在各校区学生社区共建设了24个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四平路校区15个、嘉定校区7个,沪西校区和沪北校区各1个),每个投放点均配备有照明、供水、网络监控等设施设备,全面覆盖了学生生活园区。

  同济大学自2019年7月全面引入两网融合“爱分类爱回收”垃圾分类服务,在校内教学区和生活区内共设置33台智能回收设备。此举激发了师生将可回收物投入智能回收机、通过累计积分提现的积极性。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数据显示,同济大学2020年已经完成825余吨的回收量,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大幅减少了后期垃圾外运的压力。去年,同济师生通过积分到账、微信提现的方式结算金额达82万多元。

图说:同济大学引入两网融合“爱分类爱回收“,年均完成超820吨的回收量,师生微信提现达82万多元

  “一个简单的垃圾分类行为,就将我们避之不及的臭垃圾,变成宝贵的资源。从源头进行垃圾减量是更厉害的垃圾魔法。你愿意接受我们的邀请,成为校园垃圾魔法师吗?”今年8月28日和29日,在同济大学迎新现场,每位新学子都收到了一张垃圾分类的宣传折页,折页由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入学教育周),学校就面向全体新生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主题教育,让刚踏入校门的新学子尽快掌握垃圾分类技能。

  垃圾分类还成为同济学子搞科研的领域。如,“回收无忧——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分类智慧投放移动应用”获得2021年“力诺瑞特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基于减少二次污染对城市传统湿垃圾桶的创新设计”获得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举办的“生活垃圾分类小发明、好方法、金点子征集活动”大学生组金点子一等奖。

  学生社区还开展以“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等为主题的党团日活动;新生还以各寝室为单位制定“垃圾分类宿舍公约”等。多方合力形成了新时期校园垃圾分类“新时尚”的传承、传播链,已使同济人的垃圾分类“入脑、顺手”,建立了长效运行机制。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