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边看边聊|上海人的新精神

来源:新民玩报     作者:殷骏     编辑:郭影     2018-02-10 17:06 | |

日前,笔者在乘坐地铁时,在较为空旷的车厢内偶然目睹了如下一幕:一对夫妻模样的来沪人员因琐事发生口角,男方情急之下突然抓住女方头发劈头盖脑就是几拳。此时,在笔者周围的好几位乘客迅速起身靠近两位当事人,并大声喝止这种暴行;笔者也严正地指责了那位男士。从那位剽悍的打人男士的表情来看,其在受到制止后,似乎还要报复性地攻击劝止他的乘客。但最终,在几位乘客正气凛然的表情和连番义正辞严的警告之下,该男士最终偃旗息鼓,停止了施暴行为。

笔者注意到,在所有制止男子暴行的市民中,最先挺身而出的是最早发现并全程关注本次事件的一位身材娇小的中年女性;此外也有身材消瘦的年轻女学生等。联想到2月2日南京西路人行步道机动车事故时,多位市民不顾肇事汽车正在起火燃烧、车内危险物品随时有可能进一步发生爆燃的危险,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救火中去的情景。

大部分上海市民应该会有如下感受,近年来,上海的各类新闻媒体中,有关面对不良行为或伤病及生命垂危者,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的报道屡见报端。考虑到能获得媒体报道的见义勇为行为毕竟只是极少数,可以推测,上海全社会发生的此类好人好事,或已呈现出近乎井喷式的大幅增长态势。

形成如此喜人之势并非偶然,是上海各级部门多管齐下、全民参与之后的必然结果。首先是制度保证。上海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颁布《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该条例被称为“好人法”,在国内首先提出社会急救免责制,明确规定“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法律责任”。其次是持续关心。不仅是制度保障,在市民因见义勇为负伤受损后,各级政府及全社会都会给予见义勇为者各种奖励、抚恤和优待。大火中勇救他人的“王海滨”负伤后受到的种种鼓励和关爱就是一例。再次是自媒体的大力传播。近年来,上海市民越来越擅长通过手机拍摄见义勇为的视频,并通过博客、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在网络空间大力传播,网民也纷纷积极转发,大力弘扬正能量。最后是市民之间的信任。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一幕中,正是因中年女性相信只要自己先一步勇敢地站出来,其余乘客一定会积极响应,所以才敢于挺身而出,喝止暴行。

长久以来,说到脾气性格,人们都会说上海人温文尔雅,甚至有些许谨小慎微。然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不顾个人得失,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勇于对弱势群体救危抢险、扶困纾难,上海人的脾气性格里又多了见义勇为这一新的精神。(殷骏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