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孟子选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白子超     编辑:钱卫     2018-05-04 18:25 | |

  学界认为《孟子·尽心上》可称儒家“内圣学”纲领。其中,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修身、立命都是重要节点。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学界认为,此章可称儒家“内圣学”纲领。其中,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修身、立命都是重要节点。十分明显,内圣是个不断前进的完整过程。本文先说第一步。

  何为尽心?有学者说“充分扩展本心”,亦有学者说“充分实践内心的要求”。本文以为,尽心之基本义,穷尽心之官能也。“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所以尽心就是用心思考,且是深入再深入地思考,无止境地思考。

  思考,自然包括对传世经典和先哲思想的理解、领会,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观察、认识。如颜渊钻研孔子教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不过,孟子说的尽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考,而是反思。即便是理解他人思想,认识现实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反思自己的言行。如颜渊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就是他反思的体会。

  反思,是对自己生命实践的审视与总结。“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离娄上》),任何实践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躬自问。也就是说,实践中的摩擦、矛盾抑或挫折、失败,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第一位的是要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尽心,就是彻底反思自己。

  再说知性。知性,了解、懂得人性。孟子说的人性,指道德之性,不是生理本能之性。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乃仁义礼智之发端。这是人内在的资质和本性。道德之性的展现,主要在社会之中。不管什么地位、身份的人,都要与其他人相处。其交往对象有五类:父母及长辈亲属、兄弟姐妹及平辈亲属、夫妻、朋友及其他诸人、君臣及上下级人员。此五种关系称为“五伦”。所以,具体地说知性,是认识和懂得人性之仁义礼智,并“扩而充之”(《公孙丑上》),处理好五伦关系,进而办好社会各类事务。

  但是,很多人不知性,孟子认为原因是“弗思耳矣”(《告子上》),没有深入思考。而只要用心,便会发觉父母爱护儿女,儿女孝顺父母,夫妻相互恩爱,兄弟姐妹相互关爱,朋友之间重情义、重道义,上级关照下级和下级尊敬上级,等等,都是自然而然的,从而看到人心的善良与人性的美好。这种思考,时时伴随着反思,检查自己是否以仁待人,以礼待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大家皆有爱心,人人扩充、发扬自己善之本性,从而奠定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促进全社会的和睦、和谐。

  “内圣”,第一步就是确认仁义礼智在自己心中不可或缺,让自己心中充满大爱。

  当然,孟子亦知现实中人的复杂,“愚妄”之人并不鲜见。原因有二:一是主观上“弗思”,不尽心;二是客观上“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告子上》),不良社会和不良势力造成人的良心丧失。

  孟子说的知性,显然是指认识人的善良本性。但是,正如孟子同时亦批判“愚妄”之人,我们不能不看到现实中大量的人性之恶。现实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称“习性”,是与“本性”不同的另一概念,拙文已有简述。还是要记住孔子名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白子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